-
词类 (Parts of Speech)
- 名词 (Nouns)
- 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概念等名称
- 例如:老师、书本、北京、明天、友谊
- 分类:表示人的(学生)、表示物的(桌子)、表示时间地点的(学校)、表示抽象的(快乐)
- 动词 (Verbs)
-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或心理活动
- 例如:跑、写、是、变成、喜欢
- 分类:表示动作行为的(跳)、表示存在的(有)、表示判断的(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想)
- 形容词 (Adjectives)
-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 例如:大、小、好看、快乐、认真
- 常用作定语修饰名词
- 常用作谓语或补语
- 可以用“很”等副词修饰
- 副词 (Adverbs)
- 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时间、地点、程度、方式、范围等
- 例如:很、非常、马上、轻轻地、都、不
- 常用作状语
- 不能修饰名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
- 代词 (Pronouns)
- 代替人或事物、地点、数量等
- 例如:我、你、他、她、它、我们、这、那、谁、什么、哪里
- 分类:人称代词(我、你)、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谁、什么)
- 量词 (Measure Words)
-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
- 例如:个、只、本、张、件、双、斤、米
- 常用于数词和名词之间,构成“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
- 介词 (Prepositions)
-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共同组成介宾短语,表示词语间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向、对象、原因等)
- 例如:在、从、到、对、关于、为了
- 介宾短语常作状语或补语
- 连词 (Conjunctions)
- 连接词、短语、句子或分句,表示并列、转折、因果、选择、条件等关系
- 例如:和、同、与、跟、但是、可是、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只要、就
- 常用关联词语搭配使用
- 叹词 (Interjections)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 例如:啊、喂、嗨、哦、嗯
-
句子成分 (Sentence Components)
- 主语 (Subject)
- 句子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
- 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
- 例如:小明 在看书。 花儿 开了。
- 谓语 (Predicate)
- 陈述主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 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充当
- 例如:小明 在看书。 花儿 很美丽。 他 是 我的老师。
- 宾语 (Object)
- 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
- 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在谓语动词后面
- 例如:小明在看 书。 我喜欢 他。
- 定语 (Attributive)
- 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说明人或事物“什么样的”或“哪一个”
- 通常由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词或词组充当,在中心语前面
- 例如:美丽的 花儿、我的 书、三本 书
- 定语后面常跟结构助词“的”
- 状语 (Adverbial)
- 修饰、限制谓语(动词或形容词),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目的”等
- 通常由副词、介宾短语、形容词、词组充当,在谓语前面
- 例如:轻轻地 说话、在教室里 学习、非常 高兴、明天 去学校
- 状语后面常跟结构助词“地”
- 补语 (Complement)
- 补充说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数量等
- 通常由词或词组充当,在谓语后面
- 例如:洗 干净(结果)、高兴 极了(程度)、跳 起来(趋向)、看得 见(可能)、跑 一趟(数量)
- 补语前面常跟结构助词“得”(表示结果或程度)
-
句类 (Sentence Types)
- 陈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
- 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陈述或说明
- 句末用句号 (.)
- 例如:我正在学习语法。
- 疑问句 (Interrogative Sentence)
- 提出问题
- 句末用问号 (?)
- 类型:是非问句(用“吗”)、特指问句(用“谁、什么、哪里、怎样”等)、选择问句、反问句
- 例如:你在学习语法吗? 你在学什么?
- 祈使句 (Imperative Sentence)
- 要求或命令别人做某事
- 句末用句号 (.) 或叹号 (!)
- 例如:请坐。 别说话!
- 感叹句 (Exclamatory Sentence)
- 表示强烈的感情,如高兴、生气、惊讶等
- 句末用叹号 (!)
- 例如:天气真好啊! 你做得太棒了!
-
标点符号 (Punctuation Marks)
- 句号 (.):用于陈述句和语气缓和的祈使句末尾。
- 逗号 (,):用于句子内部的停顿,分隔词语或分句。
- 问号 (?):用于疑问句末尾。
- 叹号 (!):用于感叹句和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 冒号 (:):用于提示下文,如对话、说明、总说与分说之间。
- 引号 (“ ”):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定称谓、强调、反语等。
- 省略号 (...):表示省略原文或话没说完,或表示断断续续、列举未尽等,占两个汉字位置。
- 书名号 (《 》):用于书刊、报纸、文章、电影、歌曲等名称。
- 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话题转折、声音延长等,占两个汉字位置。
-
常见句型与语法现象 (Common Sentence Patterns and Phenomena)
- “把”字句
- 结构:主语 + 把 + 宾语 + 谓语动词 + 其他成分(补语、乐)
- 强调主语如何处置或对待宾语
-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了。
- “被”字句
- 结构:主语(受事者) + 被 + (施事者) + 谓语动词 + 其他成分
- 强调主语受到什么影响或处置
- 例如:书被我拿走了。 / 花被风吹落了。
-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
- 理解不同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
- 正确选择和搭配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 例如:因为 他生病了,所以 没有来上学。 虽然 下雨了,但是 我还是很开心。
- 词语的正确搭配
- 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明亮的眼睛)
- 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的搭配(轻轻地走、非常高兴)
- 动词与宾语的搭配(看书、写字)
- 修改病句 (Correcting Faulty Sentences)
- 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
- 词语搭配不当
- 语序不当
- 前后矛盾
- 指代不明
- 关联词语误用
-
语法练习方法 (Methods for Grammar Practice)
- 词语分类练习 (Classifying Words)
- 句子成分分析练习 (Analyzing Sentence Components)
- 句型转换练习 (Transforming Sentence Patterns)
- 陈述句↔疑问句
- 一般句↔把字句/被字句
- 造句练习 (Sentence Making)
- 使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 使用指定的句式造句
- 修改病句练习 (Correcting Faulty Sentences)
- 标点符号运用练习 (Practicing Punctuation Usage)
- 关联词语填空练习 (Filling in Connectives)

思维导图小学语法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