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思维导图

《免疫学思维导图》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1.1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1.1.1 物理屏障:
      • 皮肤:角质层、紧密连接
      • 黏膜:黏液、纤毛运动
      • 化学屏障:pH值、溶菌酶、防御素
    • 1.1.2 细胞成分:
      • 巨噬细胞:吞噬、抗原递呈
      • 树突状细胞 (DC):抗原捕获、激活T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NK):识别并杀伤受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
      • 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伤
      • 嗜酸性粒细胞:抵抗寄生虫感染
      •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
    • 1.1.3 分子成分:
      • 补体系统:调理作用、细胞溶解、炎症
      • 细胞因子 (Cytokines):调节免疫应答 (如:TNF-α, IL-1, IFN-α/β)
      • 模式识别受体 (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MPs),激活免疫应答
        • Toll样受体 (TLRs):识别细菌、病毒、真菌等
        • NOD样受体 (NLRs):识别胞内病原体成分
        • C型凝集素受体 (CLRs):识别糖类
    • 1.1.4 炎症反应:
      • 血管扩张:增加血流
      • 血管通透性增加:允许细胞和分子进入组织
      • 白细胞浸润:清除病原体
  • 1.2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 1.2.1 抗原:
      • 定义: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物质
      • 种类: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
      • 表位 (Epitope):抗原上能与抗体或T细胞受体结合的特定区域
      • 半抗原:小分子抗原,需与载体结合才能引发免疫应答
    • 1.2.2 淋巴细胞:
      • T细胞:
        • T辅助细胞 (Th):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 Th1: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分泌IFN-γ, IL-2
          • Th2: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分泌IL-4, IL-5, IL-13
          • Th17:抵抗胞外细菌和真菌感染,分泌IL-17
          • Tfh:辅助B细胞在生发中心进行抗体亲和力成熟
        • 细胞毒性T细胞 (CTL):杀伤受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
        • 调节性T细胞 (Treg):抑制免疫应答,维持免疫耐受
      • B细胞:
        • 抗体产生细胞 (浆细胞)
        • 抗原递呈细胞
    • 1.2.3 抗体 (Antibodies):
      • 结构:重链和轻链组成,具有可变区和恒定区
      • 种类:IgG, IgM, IgA, IgE, IgD
      • 功能:中和、调理、补体激活、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 1.2.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 MHC I类: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递呈胞内抗原给CTL
      • MHC II类: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 (APC),递呈胞外抗原给Th细胞
    • 1.2.5 T细胞受体 (TCR) 和 B细胞受体 (BCR):
      • TCR:识别MHC-肽复合物
      • BCR:识别游离抗原
    • 1.2.6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阶段:
      • 抗原识别:淋巴细胞识别抗原
      • 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 效应阶段:清除抗原
      • 记忆:产生记忆细胞,为再次感染提供快速应答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 2.1 体液免疫 (Humoral Immunity)
    • B细胞介导,产生抗体
    • 主要针对胞外病原体
    • T辅助细胞 (Th2) 参与辅助B细胞活化
    • 抗体功能:中和、调理、补体激活
  • 2.2 细胞免疫 (Cell-Mediated Immunity)
    • T细胞介导 (CTL, Th1)
    • 主要针对胞内病原体、肿瘤细胞
    • 细胞毒性T细胞 (CTL) 杀伤靶细胞
    • T辅助细胞 (Th1) 激活巨噬细胞

三、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

  • 3.1 免疫耐受 (Immune Tolerance)
    • 中心耐受:在胸腺和骨髓中删除或修改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
    • 外周耐受:在外周组织中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
      • 无能 (Anergy):淋巴细胞对抗原无反应
      • 抑制:调节性T细胞 (Treg) 抑制免疫应答
      • 细胞死亡 (Deletion):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凋亡
  • 3.2 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 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 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调节失调
    • 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
    • 机制:
      • 分子模拟:病原体抗原与自身抗原相似
      • 抗原暴露:自身抗原从免疫豁免部位释放
      • Treg功能缺陷
      • B细胞过度活化

四、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 4.1 I型超敏反应 (IgE介导)
    • 过敏反应 (如:花粉过敏、食物过敏、哮喘)
    • IgE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抗原结合IgE,触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
  • 4.2 II型超敏反应 (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 抗体结合细胞表面抗原,激活补体或ADCC
    • 例子: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
  • 4.3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介导)
    • 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
    • 激活补体,引起炎症
    • 例子: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 4.4 IV型超敏反应 (细胞介导)
    • 延迟型超敏反应 (DTH)
    • 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 例子:结核菌素试验、接触性皮炎

五、免疫缺陷病

  • 5.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
    • 遗传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缺陷
    • 例子: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选择性IgA缺陷、慢性肉芽肿病 (CGD)
  • 5.2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
    • 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缺陷
    • 例子:艾滋病 (HIV感染)、化疗、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

六、肿瘤免疫

  • 6.1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下调MHC I类分子表达
    • 产生免疫抑制分子 (如:PD-L1, CTLA-4)
    • 诱导Treg细胞
    • 改变肿瘤微环境
  • 6.2 肿瘤免疫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抗PD-1, 抗CTLA-4)
    • 过继性细胞疗法 (如:CAR-T细胞疗法)
    • 肿瘤疫苗
    • 溶瘤病毒

七、移植免疫

  • 7.1 移植排斥反应
    • 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移植器官
    • T细胞和抗体参与
    • 超急性排斥、急性排斥、慢性排斥
  • 7.2 免疫抑制治疗
    • 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应答,防止排斥反应
    • 常用药物:环孢素A、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激素

八、免疫学检测

  • 8.1 细胞计数和分型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
    • 显微镜计数
  • 8.2 抗体检测
    • ELISA:检测抗体水平
    • 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检测特定抗体
  • 8.3 细胞因子检测
    • ELISA
    • 多重细胞因子检测 (Multiplex Cytokine Assay)
  • 8.4 细胞功能检测
    • 细胞毒性试验
    •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细胞因子分泌试验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压力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