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端午节思维导图》
一、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起源与故事)
1.1 纪念屈原 (核心)
#### 1.1.1 屈原其人
* 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
* 忧国忧民,提出改革主张
* 遭受谗言,被流放
#### 1.1.2 投江明志
* 楚国灭亡,悲愤绝望
* 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 以死明志,表达爱国情怀
#### 1.1.3 百姓哀悼
* 百姓感念屈原的忠诚
* 投掷食物,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
* 划船驱赶鱼虾,保护屈原
1.2 其他起源说法 (补充)
#### 1.2.1 恶月恶日
* 古代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
* 需要进行辟邪驱瘟的活动
#### 1.2.2 龙的节日
* 与龙的祭祀活动有关
* 划龙舟象征对龙的敬畏和祈福
二、 端午节的习俗 (传统活动)
2.1 吃粽子 (重要)
#### 2.1.1 粽子的种类
* 按馅料分:肉粽、豆沙粽、蜜枣粽、蛋黄粽等
* 按地区分:嘉兴粽、广东粽、北京粽等
* 按形状分:三角形粽、四角粽、枕头粽等
#### 2.1.2 粽子的制作
* 准备粽叶(芦苇叶、箬叶等)
* 准备糯米、馅料
* 包粽子(技巧和方法)
* 煮粽子(时间和火候)
#### 2.1.3 吃粽子的意义
* 纪念屈原,传承爱国精神
* 寓意吉祥如意,生活美好
2.2 赛龙舟 (重要)
#### 2.2.1 龙舟的特点
* 船身细长,绘有龙的图案
* 多人划桨,配合默契
* 船头有鼓手指挥节奏
#### 2.2.2 赛龙舟的规则
* 在指定水域进行
* 按规定路线划行
* 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 2.2.3 赛龙舟的意义
* 纪念屈原,追忆历史
*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3 佩戴香囊 (传统)
#### 2.3.1 香囊的制作
* 用彩色的布缝制成小袋子
* 装入艾叶、菖蒲、雄黄等香料
* 绣上吉祥图案
#### 2.3.2 佩戴香囊的意义
* 驱邪避瘟,保平安
* 散发香味,清新空气
* 装饰美观,增添节日气氛
2.4 悬挂艾草和菖蒲 (传统)
#### 2.4.1 艾草和菖蒲的特点
* 艾草:有特殊香味,可驱蚊虫
* 菖蒲:叶子呈剑形,可辟邪
#### 2.4.2 悬挂艾草和菖蒲的意义
* 驱除蚊虫,净化空气
* 辟邪避瘟,保佑健康
* 增添节日气氛
2.5 喝雄黄酒 (传统)
#### 2.5.1 雄黄酒的制作
* 用雄黄粉泡制而成
* 具有毒性,不宜多饮
#### 2.5.2 喝雄黄酒的意义
* 驱虫解毒,辟邪避瘟
* 饮用需适量,注意安全
2.6 其他习俗 (补充)
* 系五彩绳:祈求平安,驱邪避凶
* 沐兰汤:用兰草煎水洗澡,祛病除邪
* 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黄梅、黄豆,寓意健康吉祥
* 给孩子点雄黄: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写“王”字,驱邪避灾
三、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精神价值)
3.1 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
* 纪念屈原,弘扬爱国情怀
* 学习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
* 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3.2 团结协作精神 (重要)
* 赛龙舟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 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 增强团队凝聚力
3.3 祈福纳祥的愿望 (传统)
* 通过各种习俗,祈求平安健康
*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 (当代价值)
4.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要)
*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 学习端午节蕴含的文化内涵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2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重要)
*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3 弘扬健康生活方式 (现代)
* 端午节习俗有益于身心健康
*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 提倡健康饮食习惯
4.4 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 (延伸)
* 端午节是家庭团聚的节日
* 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