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压强的思维导图

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符号: p
帕斯卡 (Pa): 1 Pa = 1 N/m²
千帕 (kPa): 1 kPa = 1000 Pa
兆帕 (MPa): 1 MPa = 10^6 Pa
工程大气压 (at): 1 at = 98 kPa
物理大气压 (atm): 1 atm = 101.325 kPa
单位:
物理意义: 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与压力、面积的关系: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I. 定义与概念
F: 压力 (N)
A: 受力面积 (m²)
通用公式: p = F/A
ρ: 液体密度 (kg/m³)
g: 重力加速度 (通常取 9.8 N/kg 或 10 N/kg)
h: 液体深度 (m)
液体压强公式: p = ρgh
P: 气体压强 (Pa)
V: 气体体积 (m³)
n: 物质的量 (mol)
R: 理想气体常数 (8.314 J/(mol·K))
T: 绝对温度 (K) (T = t + 273.15, t为摄氏温度)
气体压强公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II. 公式
压力大小: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正比关系)
受力面积大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反比关系)
固体压强:
液体密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正比关系)
液体深度: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正比关系)
与液体的质量、体积、容器形状无关。
液体压强:
气体温度: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体积不变时)
气体体积: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温度不变时)
气体密度:密度增大,压强增大 (温度不变时)
气体质量:质量增加,压强增大 (体积、温度不变时)
气体压强:
III. 影响因素
固体可以传递压力,但不能传递压强。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固体压强可大可小,取决于压力和受力面积。
固体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一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可以传递压强。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液体压强:
气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处处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气体压强:
IV. 特点
压强计: 用于测量液体和气体的压强。常见的有U型管压强计、数字压强计等。
托里拆利实验: 首次精确测量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值为760毫米汞柱高。 (1 atm = 76 cmHg = 1.013 × 10^5 Pa)
气压计: 用于测量大气压。常见的有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血压计: 测量人体血压。
V. 测量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
应用:刀、斧、钉子等尖锐物体;起重机使用细钢丝绳;增大摩擦力。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
应用:坦克、压路机使用履带;房屋地基;滑雪板;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
潜水艇、水坝的设计。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注射器的工作原理。
轮胎气压。
地基的宽窄。
生活实例:
VI. 应用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受力面积的确定: 必须是实际接触的面积,垂直于压力的面积。
单位的统一: 在计算时,必须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液体深度h的理解: 指的是从液面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条件: 密闭的液体或气体。
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 马德堡半球实验。
VII. 注意事项
计算题: 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求压强;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求压力;已知液体密度和深度,求液体压强。
选择题: 关于压强大小的比较,关于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关于液体压强特点的描述。
填空题: 填写压强单位,填写影响压强的因素。
实验题: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解释现象题: 解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VIII. 例题分析 (类型示例)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 (与压强有关)
大气压强: 大气产生的压强。
IX. 相关概念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伯努利原理: 描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压强的梯度: 压强在空间中的变化率。
流体力学: 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X. 扩展学习
中心主题:压强
《物理压强的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中学生用眼习惯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