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工业思维导图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工业思维导图》
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疆域
- 领土面积: 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
- 陆地边界: 陆地边界线长达2.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 海洋边界: 海岸线总长1.8万多公里。
- 地理位置: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
- 行政区划:
- 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省级行政区下辖地级市、自治州、盟等。
- 县级行政区下辖县、自治县、县级市、旗等。
- 空间战略意义: 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
2. 人口
- 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约14亿。
- 人口分布:
-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 主要受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 “胡焕庸线”:一条大致划分中国人口密度差异的分界线。
- 人口结构:
- 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 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 性别比例失衡。
- 人口政策:
- 计划生育政策(已调整为三孩政策)。
-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巨大的人口压力,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挑战。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地貌
- 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
- 地形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等。
- 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盆地: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 气候
- 气候类型多样: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 季风气候显著: 受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 降水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
- 温度差异大: 南北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周期。
- 主要气候问题: 旱涝灾害、沙尘暴、极端天气事件。
3. 水文
- 河流众多: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澜沧江等。
- 内流河与外流河: 外流河注入海洋,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或沙漠。
- 湖泊: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
- 水资源分布不均: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
- 水资源利用问题: 水污染、水资源浪费、水土流失。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 耕地面积有限: 耕地占比低,人均耕地面积少。
-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 土地荒漠化: 土地退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 土地资源保护: 加强耕地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
2. 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石油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支撑工业发展,但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水资源
- 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 水资源分布不均: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
- 水资源利用问题: 水污染、水资源浪费、水土流失。
-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4. 森林资源
- 森林覆盖率较低: 森林资源相对匮乏。
- 森林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 森林资源保护: 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四、中国的主要工业
1. 能源工业
- 煤炭工业: 中国最大的能源来源,但面临环境污染问题。
- 石油工业: 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依赖进口。
- 天然气工业: 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大潜力。
- 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 钢铁工业
- 钢铁产量世界第一: 但存在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
- 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
3. 石化工业
- 石化产品需求量大: 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 石化工业布局: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资源产地。
- 石化工业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技术升级。
4. 机械工业
- 机械产品种类齐全: 满足国内需求,部分出口。
- 机械工业发展方向: 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5. 电子信息工业
- 发展迅速: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
- 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