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时间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三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
一、数与运算
1.1 整数的认识与计算
- 1.1.1 万以内数的认识
- 组成: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 读法:按数位顺序读出,中间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 写法:按数位顺序写,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 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 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省略的最高位的后面一位,小于5舍去,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
- 1.1.2 加法
- 三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 估算:根据实际情况,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
- 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 1.1.3 减法
- 三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 估算:根据实际情况,把减数和被减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
- 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或者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 1.1.4 乘法
-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先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 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估算: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
- 笔算乘法: 注意进位,数位要对齐
- 1.1.5 除法
- 口算除法: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计算
- 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验算:商×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有余数); 商×除数 = 被除数(无余数)
-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2 分数的初步认识
- 1.2.1 认识几分之一
- 平均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 分数的读写: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 1.2.2 认识几分之几
- 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 1.2.3 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 1.2.4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二、量与计量
2.1 时间单位
- 2.1.1 秒的认识
-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 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 2.1.2 时间的计算
-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时间的加减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
2.2 长度单位
- 2.2.1 毫米的认识
- 厘米和毫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 2.2.2 千米的认识
- 米和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 2.2.3 吨的认识
- 质量单位:吨
- 吨和千克的关系:1吨=1000千克
三、空间与图形
3.1 四边形
- 3.1.1 认识四边形
- 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 3.1.2 长方形和正方形
-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3.1.3 周长
-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3.1.4 平行四边形
- 容易变形
- 对边平行且相等
3.2 测量
- 3.2.1 周长的测量
- 用尺子测量边长,然后加起来
- 可以用线绕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
四、数学思考
4.1 简单的排列组合
- 4.1.1 排列
- 考虑顺序,不同的排列是不同的结果
- 4.1.2 组合
- 不考虑顺序,不同的组合是不同的结果
4.2 可能性
- 4.2.1 可能性大小
- 数量多的可能性大
- 数量少的可能性小
五、解决问题
5.1 应用题
- 5.1.1 加法应用题
- 求总数
-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 5.1.2 减法应用题
- 求剩余
-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 求两数相差多少
- 5.1.3 乘法应用题
- 求几个几是多少
- 5.1.4 除法应用题
- 平均分
- 包含除
5.2 策略
- 5.2.1 画图
- 帮助理解题意
- 5.2.2 列表
- 整理信息
- 5.2.3 尝试与猜测
- 逐步逼近答案
六、易错点
- 6.1 计算错误
- 进位、退位错误
- 忘记进位、退位
- 6.2 单位错误
- 忘记写单位
- 单位换算错误
- 6.3 概念混淆
- 周长与面积概念混淆(虽然三年级不学面积,但可以提前渗透概念)
- 排列与组合概念混淆
- 6.4 审题不清
- 没看清题目要求
- 理解错误题意
七、学习方法
- 7.1 预习
- 提前了解新知识
- 7.2 听课
-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 7.3 复习
- 及时复习巩固
- 7.4 练习
- 多做练习,熟练掌握
- 7.5 错题本
- 记录错题,分析原因,避免再犯
八、考试技巧
- 8.1 认真审题
- 读懂题目要求
- 8.2 规范书写
- 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 8.3 仔细检查
- 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 检查单位是否正确
- 8.4 合理安排时间
- 先易后难
这个思维导图囊括了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并加入了易错点、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力求更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