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一、会计基础
1. 会计概述
* **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财务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
* **目标:** 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财务信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
* **职能:** 核算职能 (事后反映) 和监督职能 (事前、事中控制)。
*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 **会计主体:** 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 **持续经营:** 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按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 **会计期间:** 分为会计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和会计期间(月度、季度、年度)。
*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2. 会计等式
*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扩展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利润分配)
3. 会计科目与账户
* **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
* **分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
* **会计账户:**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用于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载体。
* **借贷记账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 会计凭证
* **原始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 **种类:** 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
* **记账凭证:**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金额的书面证明。
* **种类:**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 **凭证传递:** 取得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保管会计档案。
5. 会计账簿
* **分类:**
* **按用途:** 序时账、分类账、备查账。
* **按格式:** 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
* **登记要求:**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 **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6. 会计处理程序
* **概念:** 会计循环,从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财务报表结束的全部过程。
* **主要步骤:**
* 收集原始凭证
* 编制记账凭证
* 登记会计账簿
* 期末进行账项调整
* 编制财务报表
7. 财产清查
* **定义:** 对各项实物资产和货币资金的实际盘点。
* **种类:** 全面清查、局部清查、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
* **盘盈盘亏的处理:**
* **现金溢余:** 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属于应收取的罚款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 **现金短缺:** 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 **存货盘盈:** 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
* **存货盘亏:** 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
二、流动资产
1. 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日记账每天至少盘点一次,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 **银行存款:** 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其他货币资金:**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支付宝余额等。
2. 应收及预付款项
* **应收票据:** 带息商业汇票。
* **应收账款:** 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
* **预付账款:** 预先支付的款项。
* **其他应收款:** 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项。
* **坏账准备:** 采用备抵法计提,方法包括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
3. 存货
* **分类:** 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 **取得成本:**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等。
* **发出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 **期末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三、非流动资产
1. 固定资产
* **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 **初始计量:**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费等。
* **折旧方法:** 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 **处置:** 出售、报废、毁损等。
2. 无形资产
* **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
* **摊销:** 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
* **处置:** 出售、放弃等。
四、负债
1. 短期借款
* **核算:** 借款、利息、归还本金。
2. 应付及预收款项
* **应付账款:** 因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等产生的应付款项。
* **预收账款:** 预先收取的款项。
*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应交其他税费等。
* **其他应付款:** 除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以外的其他应付款项。
3. 长期借款
* **核算:** 借款、利息、归还本金。
五、所有者权益
1. 实收资本 (或股本)
* **核算:**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2. 资本公积
* **种类:** 资本溢价 (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3. 盈余公积
* **种类:** 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4. 利润分配
* **核算:** 未分配利润。
六、收入、费用和利润
1. 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产生的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 **确认:** 风险报酬转移、控制权转移、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2. 费用
* **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业务成本。
* **销售费用:** 推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费用。
* **管理费用:** 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费用。
*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
3. 利润
*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投资收益 + 其他收益 - 资产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 **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
* **净利润:**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七、财务报表
1. 资产负债表
* **构成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反映:** 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 **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
* **构成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 **反映:** 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主要项目:**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
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反映:** 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
八、成本计算
1. 成本计算对象
* **产品成本:** 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2. 成本计算方法
* **品种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
* **分批法:**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 **分步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
九、政府会计基础(初级不做重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