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分与合思维导图

《一年级分与合思维导图》

一、 核心概念

  • 分: 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
  • 合: 将若干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 整体: 最初的完整数量。
  • 部分: 组成整体的各个小数量。
  • 组成: 指一个数由哪些数组成。
  • 分解: 指一个数可以分解成哪些数。
  • 等式: 用等号连接的表示分与合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 5 = 2 + 3。
  • 加法: 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 减法: 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运算,与分的思维紧密相关。

二、 知识框架 (思维导图主体)

1. 基础认知

  • 认识数字:
    • 理解 1-10 的实际意义。
    • 能正确书写 1-10。
    • 能按顺序数数(正数、倒数)。
  • 数量与实物对应:
    • 能根据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 能根据物体数量写出相应的数字。
  • 大小比较:
    • 能比较 1-10 各数的大小。
    • 使用 ">"、"<"、"=" 符号。

2.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 1的分解与组成:
    • 1 = 1 + 0 (或 0 + 1, 虽然一年级初期不强调0,但可以简单提及)
  • 2的分解与组成:
    • 2 = 1 + 1
  • 3的分解与组成:
    • 3 = 1 + 2
    • 3 = 2 + 1
  • 4的分解与组成:
    • 4 = 1 + 3
    • 4 = 2 + 2
    • 4 = 3 + 1
  • 5的分解与组成: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 4 + 1
  • 记忆技巧:
    • 使用实物辅助理解(如小棒、积木)。
    •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进行分与合。
    • 利用儿歌或游戏记忆分解式。

3.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 6的分解与组成:
    • 6 = 1 + 5
    • 6 = 2 + 4
    • 6 = 3 + 3
    • 6 = 4 + 2
    • 6 = 5 + 1
  • 7的分解与组成:
    • 7 = 1 + 6
    • 7 = 2 + 5
    • 7 = 3 + 4
    • 7 = 4 + 3
    • 7 = 5 + 2
    • 7 = 6 + 1
  • 8的分解与组成:
    • 8 = 1 + 7
    • 8 = 2 + 6
    • 8 = 3 + 5
    • 8 = 4 + 4
    • 8 = 5 + 3
    • 8 = 6 + 2
    • 8 = 7 + 1
  • 9的分解与组成:
    • 9 = 1 + 8
    • 9 = 2 + 7
    • 9 = 3 + 6
    • 9 = 4 + 5
    • 9 = 5 + 4
    • 9 = 6 + 3
    • 9 = 7 + 2
    • 9 = 8 + 1
  • 10的分解与组成:
    • 10 = 1 + 9
    • 10 = 2 + 8
    • 10 = 3 + 7
    • 10 = 4 + 6
    • 10 = 5 + 5
    • 10 = 6 + 4
    • 10 = 7 + 3
    • 10 = 8 + 2
    • 10 = 9 + 1
  • 记忆技巧:
    • 逐步增加难度,先学习5以内,再逐步过渡到10以内。
    • 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如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 利用“凑十法”简化计算。
    • 使用数字卡片进行练习。
  • 应用场景:
    •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我有3个苹果,再给我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 填空练习:( ) + 2 = 5; 3 + ( ) = 7。

4. 加减法初步

  • 加法的含义:
    • 合并两个或多个数量。
    • 符号:+
    • 表达式:2 + 3 = 5 (读作:2加3等于5)
  • 减法的含义:
    • 从一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
    • 符号:-
    • 表达式:5 - 2 = 3 (读作:5减2等于3)
  • 加减法的关系:
    •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 理解:知道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 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 利用数的分解与组成进行计算。
    • 利用实物辅助计算。
    • 逐步过渡到口算。
  • 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加法或减法)。
    • 列式计算并写出答案。

5. 应用与拓展

  • 凑十法:
    • 将一个加数分解,使其中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再计算。
    • 例如:9 + 5 = 9 + (1 + 4) = (9 + 1) + 4 = 10 + 4 = 14
  • 破十法:
    • 将减数分解,先用被减数减去10,再减去剩余部分。
    • 例如:13 - 5 = 13 - (3 + 2) = (13 - 3) - 2 = 10 - 2 = 8
  • 数的组成应用:
    •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元=10角,1角=10分)。
    • 时间的初步认识(1小时=60分钟,可以涉及5分钟或10分钟的递增)。
  • 练习形式多样化:
    • 口算练习。
    • 填空练习。
    • 看图列式。
    • 解决实际问题。
    • 数学游戏。
  • 错题分析:
    • 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是计算错误,还是理解题意错误。
    • 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练习。

三、 注意事项

  •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多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 分解与组成是加减法的基础,一定要打牢。
  •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对数字有直观的感受。
  • 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不要怕犯错。
  • 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避免一次性给学生过多的压力。
  •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 及时复习巩固,避免知识遗忘。

四、 思维导图绘制建议

  • 中心主题:一年级分与合
  • 一级分支:基础认知,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加减法初步,应用与拓展
  • 二级分支:在每个一级分支下,根据知识框架的内容进行细化,可以使用关键词、图片等。
  • 颜色和线条: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区分不同的分支,使思维导图更加清晰易懂。
  • 布局:采用放射状布局,使思维导图更加美观和易于记忆。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字学五年级上册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