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的思维导图》
I. 醇的定义与分类
A. 定义
B. 分类
#### 1. 按照羟基数目分类
* **一元醇:** 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 (-OH)
* 例子: 甲醇 (CH₃OH), 乙醇 (CH₃CH₂OH)
* **二元醇:** 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 (-OH)
* 也称为二醇
* 例子: 乙二醇 (HOCH₂CH₂OH)
* **多元醇:** 分子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羟基 (-OH)
* 例子: 甘油 (丙三醇, HOCH₂CH(OH)CH₂OH), 山梨醇 (C₆H₁₄O₆)
#### 2. 按照羟基所连碳原子的连接情况分类
* **伯醇 (一级醇):** 羟基 (-OH) 所连的碳原子只与一个烷基或氢原子相连
* -CH₂OH 基团
* 例子: 乙醇 (CH₃CH₂OH)
* **仲醇 (二级醇):** 羟基 (-OH) 所连的碳原子与两个烷基相连
* >CHOH 基团
* 例子: 异丙醇 (CH₃CH(OH)CH₃)
* **叔醇 (三级醇):** 羟基 (-OH) 所连的碳原子与三个烷基相连
* >COH 基团
* 例子: 叔丁醇 ( (CH₃)₃COH)
#### 3. 按照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分类
* **脂肪醇:** 羟基与脂肪烃基相连
* **芳香醇:** 羟基与脂肪侧链的碳原子相连 (不是直接连在苯环上)
* 例子:苯甲醇 (C₆H₅CH₂OH)
* **酚:** 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属于另一类有机物)
* 不属于醇类
II. 醇的物理性质
A. 状态
- 低级醇 (C₁-C₄): 常温下为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B. 溶解性
- 低级醇: 与水混溶 (由于可以形成氢键)
- 高级醇: 溶解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 (疏水性烷基链增大)
C. 沸点
- 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 (由于氢键的存在)
- 醇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 同分异构醇,伯醇沸点 > 仲醇沸点 > 叔醇沸点
III. 醇的化学性质
A. 与活泼金属反应
- 醇与钠、钾等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醇盐和氢气
- 2 R-OH + 2 Na → 2 R-ONa + H₂↑
- 反应活性:伯醇 > 仲醇 > 叔醇
B. 消去反应
- 醇在浓硫酸或氧化铝催化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R-CH₂-CH₂-OH → R-CH=CH₂ + H₂O (特定条件下)
- 遵循扎伊采夫规则 (主要产物是含较多取代基的烯烃)
- 不同醇的反应活性: 叔醇 > 仲醇 > 伯醇
C. 取代反应
- 醇与卤代氢反应: 醇与HX (如HCl, HBr, HI) 反应,羟基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烃
- R-OH + HX → R-X + H₂O
- 反应活性:叔醇 > 仲醇 > 伯醇
- 酯化反应 (与羧酸反应): 醇与羧酸在催化剂 (浓硫酸) 作用下,加热生成酯和水
- R-COOH + R'-OH ⇌ R-COOR' + H₂O
-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D. 氧化反应
- 催化氧化: 醇在Cu或Ag等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
- 伯醇氧化生成醛
- 仲醇氧化生成酮
- R-CH(OH)-R' → R-CO-R' + H₂
- 叔醇通常不发生催化氧化 (C-C键断裂)
- 强氧化剂氧化: 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
- 伯醇首先被氧化成醛,进一步氧化成羧酸
- 仲醇被氧化成酮
- 叔醇会被强氧化剂氧化,但反应复杂,通常导致碳链断裂
E. 脱水反应
- 分子间脱水: 在一定温度下,两个醇分子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醚
- 2 R-OH → R-O-R + H₂O (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
- 分子内脱水: 在特定温度下,一个醇分子内部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烯烃 (消去反应)
IV. 醇的重要应用
A. 溶剂
B. 化工原料
C. 燃料
D. 消毒剂
E. 防冻剂
V. 重要的醇类化合物
A. 甲醇 (CH₃OH)
B. 乙醇 (CH₃CH₂OH)
C. 乙二醇 (HOCH₂CH₂OH)
D. 甘油 (HOCH₂CH(OH)CH₂OH)
VI. 醇的鉴别
A. 与金属钠反应
B. 卢卡斯试剂 (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
- 用于区分伯醇、仲醇和叔醇
- 叔醇立即变浑浊
- 仲醇几分钟后变浑浊
- 伯醇不反应或加热后缓慢变浑浊
C. 氧化反应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观察颜色变化 (但此方法不能区分醇,很多物质都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