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化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神化思维导图》

一、创世神话

  • 盘古开天辟地

    • 形象: 顶天立地,手持利斧。
    • 过程: 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斧劈混沌,天渐高,地渐厚,盘古日长一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 化身: 身躯化为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气息化为风云,声音化为雷霆,眼睛化为日月。
    • 意义: 中国神话的开端,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体现了先民的探索精神和力量崇拜。
  • 女娲造人

    • 形象: 人首蛇身,具有创造生命的能力。
    • 过程: 以黄泥捏人,后用绳鞭甩泥,创造出不同阶层的人。
    • 补天: 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 意义: 解释人类的起源,体现了母性光辉和对人类繁衍的关注,以及解决灾难的责任感。
  • 其他创世神话

    • 烛龙: 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共工怒触不周山: 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引发洪水。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秩序的维护。
    • 混沌: 《庄子》中提及,无耳目口鼻,被凿开七窍而死。 象征原始的混沌状态,以及秩序建立的必然性。

二、英雄神话

  • 后羿射日

    • 背景: 天上有十个太阳,烤焦土地,民不聊生。
    • 过程: 后羿受命射日,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一个,使万物生长。
    • 形象: 勇猛,正义,为民除害的英雄。
    • 意义: 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英雄的崇拜,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也与嫦娥奔月故事相联系,增添了神话的浪漫色彩。
  • 大禹治水

    • 背景: 黄河泛滥,洪水肆虐。
    • 过程: 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形象: 勤劳,智慧,公而忘私的英雄。
    • 意义: 体现了古代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毅力,也反映了早期国家的形成和统治者的责任。
  • 精卫填海

    • 背景: 炎帝之女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
    • 过程: 精卫鸟衔石填海,希望填平大海。
    • 形象: 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 意义: 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反抗,象征永不放弃的精神。
  • 夸父逐日

    • 形象: 巨人,追逐太阳。
    • 过程: 渴死在追逐太阳的路上,手杖化为邓林。
    • 意义: 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太阳的探索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象征着执着的精神。

三、神仙谱系

  • 三清

    • 元始天尊: 宇宙的创造者,道教的最高神。
    • 灵宝天尊: 宇宙的管理者,道教的重要神祇。
    • 道德天尊(老子): 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哲学思想的代表。
  • 四御

    • 玉皇大帝: 天庭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天下的生杀大权。
    •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管理人间兵革之事。
    •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主人间兵革,象征战争与力量。
    • 后土皇地祇: 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
  • 其他神祇

    • 西王母: 掌管不死之药,象征长生不老。
    • 雷公电母: 掌管雷电,控制天气变化。
    • 风伯雨师: 掌管风雨,影响农业收成。
    • 河伯: 掌管河流,影响水利灌溉。
    • 海龙王: 掌管海洋,控制海水的潮汐和风暴。
    • 土地神: 掌管土地,保佑一方平安。

四、神话的特点

  • 想象力丰富: 神话故事充满奇特的想象,赋予自然现象和事物以神秘色彩。
  • 浪漫主义色彩: 神话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原始宗教的体现: 神话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体现。
  • 英雄主义精神: 神话故事歌颂英雄,体现了人们对勇敢、智慧的崇拜。
  • 对自然和人类起源的解释: 神话故事试图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的起源,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
  • 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五、神话的影响

  • 文学艺术: 神话故事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宗教信仰: 神话故事是道教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来源。
  • 民俗文化: 神话故事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价值观: 神话故事传递着古代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民族认同: 神话故事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at home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