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思维导图四年级》
中心主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I. 开天辟地与创世神
-
A. 盘古开天:
-
- 混沌世界:
- a. 原始状态:漆黑一片,没有形状,如鸡蛋一般。
- b. 盘古孕育:在混沌中沉睡一万八千年。
- 混沌世界:
-
- 盘古诞生:
- a. 巨斧劈开:用巨斧劈开混沌,天地初分。
- b. 身躯撑天:头顶天,脚踏地,身体每日增长一丈。
- 盘古诞生:
-
- 开天辟地:
- a. 天地形成:天日渐高,地日渐厚。
- b. 盘古倒下:经历一万八千年后,力竭而亡。
- 开天辟地:
-
- 盘古化生:
- a. 身体化万物:气化为风云,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头发为星辰,血液为江河,肌肉为田土,骨骼为山川,汗水为雨露。
- b. 影响:奠定了华夏民族敬畏自然、崇拜英雄的基础。
- 盘古化生:
-
-
B. 女娲造人:
-
- 人类起源:天地初开,一片荒凉,没有人类。
-
- 女娲出现:
- a. 半人半蛇:人首蛇身,拥有创造力。
- b. 孤独与创造欲:感到孤独,渴望创造新的生命。
- 女娲出现:
-
- 造人过程:
- a. 黄土造人:用黄土捏成小人,注入生命力。
- b. 挥绳造人:用藤条沾满泥浆,挥洒成人群。
- 造人过程:
-
- 人类繁衍:女娲创造的人类繁衍昌盛,遍布大地。
-
- 补天传说:
- a. 天塌地陷: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大战,撞断了天柱,导致天塌地陷。
- b. 炼石补天:女娲熔炼五色石,修补天空。
- c. 断鳌足以撑四极:砍断巨鳌的四只脚,支撑四极。
- d. 止息洪水:杀死黑龙,阻止洪水泛滥。
- 补天传说:
-
- 影响:女娲被尊为人类之母,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生命创造的敬畏。
-
II. 神话英雄与部族首领
-
A. 黄帝:
-
- 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之一。
-
- 战胜蚩尤:
- a. 涿鹿之战: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
- b. 蚩尤的强大: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呼风唤雨。
- c. 黄帝的智慧:发明指南车,驱散迷雾;借助神兽的帮助。
- d. 最终胜利:战胜蚩尤,统一中原。
- 战胜蚩尤:
-
- 贡献:
- a. 制定历法:规范农业生产。
- b. 发明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 c. 创造医学:保障人民健康。
- 贡献:
-
-
B. 炎帝:
-
- 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之一。
-
- 农业贡献:
- a. 教民耕种:带领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 b. 尝百草:寻找草药,为人民治病。
- 农业贡献:
-
- 与黄帝的关系:
- a. 阪泉之战:与黄帝在阪泉展开战争。
- b. 炎黄联盟:最终与黄帝联合,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
- 与黄帝的关系:
-
-
C. 尧舜禹:
-
- 禅让制度: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度,选择贤能之人继承王位。
-
- 尧:
- a. 仁德爱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发展。
- b. 选贤任能:挑选贤能之人管理国家。
- c. 禅让于舜:将王位禅让给舜。
- 尧:
-
- 舜:
- a. 孝顺:以孝闻名天下。
- b. 治理国家:整顿吏治,发展农业。
- c. 禅让于禹:将王位禅让给禹。
- 舜:
-
- 禹:
- a. 大禹治水:
- i. 洪水泛滥:洪水肆虐,人民生活困苦。
- ii. 疏导为主:改变以往堵塞的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
- iii. 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事业,不顾个人安危。
- b. 建立夏朝:结束禅让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 禹:
-
III. 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
-
A. 精卫填海:
-
- 精卫的身份: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
-
- 化为精卫鸟:死后化为精卫鸟,日夜不停地从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投入东海。
-
- 填海的原因: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受溺水之灾。
-
- 精神象征:象征着顽强不屈、持之以恒的精神。
-
-
B. 愚公移山:
-
- 愚公的年龄:年近九十的老人。
-
- 移山的原因: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交通,影响生活。
-
- 移山的过程:
- a. 率领子孙:带领子孙挖山不止。
- b. 智叟嘲笑:受到智叟的嘲笑。
- c. 愚公的决心:坚信子孙后代可以完成移山大业。
- 移山的过程:
-
- 感动天帝:愚公的毅力感动了天帝,派大力神将两座大山移走。
-
- 精神象征:象征着坚韧不拔、改造自然的伟大精神。
-
IV. 其他著名神话故事
-
A. 后羿射日:
-
- 天空中出现十个太阳:大地干旱,人民生活困苦。
-
- 后羿的出现:是一位神射手,拥有强大的力量。
-
- 射日过程:
- a. 射下九个太阳:用箭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恢复了正常的温度。
- b. 拯救人民:解救了人民于水火之中。
- 射日过程:
-
- 嫦娥奔月:
- a. 仙丹:王母娘娘赐给后羿长生不老药。
- b. 嫦娥偷药:嫦娥偷吃了仙丹,飞向月亮。
- c. 月宫生活:在月宫中陪伴玉兔,过着孤独的生活。
- 嫦娥奔月:
-
-
B. 夸父逐日:
-
- 夸父的愿望:想要追赶太阳,了解太阳的奥秘。
-
- 逐日的过程:
- a. 奔跑不止:不顾一切地追赶太阳。
- b. 口渴难耐:喝干了黄河、渭水的水。
- c. 渴死途中:在追赶太阳的途中渴死了。
- 逐日的过程:
-
- 夸父的勇气:象征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勇气。
-
-
C. 牛郎织女:
-
- 牛郎:勤劳善良的放牛郎。
-
- 织女:天上的仙女,擅长织布。
-
- 相爱: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
- 王母阻挠:王母娘娘拆散了他们,将织女带回天庭。
-
- 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喜鹊搭成鹊桥,让他们在银河上相会。
-
- 爱情传说: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
V. 总结与思考
-
A. 神话的意义:
-
- 反映古代人民的生活: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
-
- 寄托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
- 传承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
-
B. 学习神话的价值:
-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
- 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 学习优秀品质:学习神话人物的勇敢、坚强、奉献精神。
-
-
C. 神话的现代解读:
-
- 科学的视角: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神话,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
-
- 人文的关怀:关注神话故事中的人文精神,体会古代人民的情感。
-
- 批判性思维:对神话故事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取其中的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