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印度文明
一级分支:历史与王朝
-
古印度文明 (公元前3300-1800年)
- 印度河流域文明:
- 主要城市: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 城市规划: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则的街道布局。
- 农业:灌溉系统、小麦、大麦种植。
- 商业: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
- 衰落原因:气候变化、入侵、洪水等。
- 吠陀时代 (公元前1500-500年):
-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雅利安语系传播。
- 吠陀经: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宗教、哲学、社会规范。
-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 印度河流域文明:
-
古代王朝 (公元前322年-公元550年)
-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2-185年):
- 旃陀罗笈多·孔雀:王朝建立者。
- 阿育王:佛教的推广、非暴力政策、石柱法令。
- 中央集权:庞大的官僚体系。
- 经济繁荣:农业、贸易发展。
- 衰落原因:继任者能力不足、地方割据势力崛起。
- 贵霜王朝 (公元1世纪-3世纪):
- 迦腻色迦王:佛教的大力支持者,犍陀罗艺术的繁荣。
- 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枢纽。
- 多元文化:印度、希腊、波斯文化融合。
- 笈多王朝 (公元320-550年):
- 印度黄金时代:科学、艺术、文学的繁荣。
- 数学:零的概念、十进制系统。
- 天文学:地球是球体的认识、日食和月食的预测。
- 医学:草药疗法、外科手术。
- 文学:迦梨陀娑的作品。
-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2-185年):
-
中世纪王朝 (7世纪-18世纪)
- 拉其普特王国:勇敢的战士文化,抵抗伊斯兰入侵。
- 德里苏丹国 (1206-1526年):伊斯兰教在印度北部传播。
- 莫卧儿王朝 (1526-1857年):
- 巴布尔:王朝建立者。
- 阿克巴:宗教宽容政策、土地改革、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 沙贾汗:泰姬陵的建造者。
- 奥朗则布:宗教歧视政策、导致王朝衰落。
- 莫卧儿艺术:融合印度、波斯、伊斯兰风格。
-
英国殖民时期 (1757-1947)
- 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逐渐控制印度。
- 西帕伊起义 (1857):反抗英国统治。
-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甘地、尼赫鲁等领导人。
- 独立:1947年独立,印巴分治。
二级分支:宗教与哲学
- 印度教:
- 主要神祇:梵天(创造者)、毗湿奴(保护者)、湿婆(毁灭者)。
- 重要经典: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
- 轮回转世:业力(karma)决定来世。
- 解脱 (moksha):摆脱轮回的束缚。
- 瑜伽:哈他瑜伽、胜王瑜伽、智瑜伽、业瑜伽、奉爱瑜伽。
- 节日:排灯节、洒红节、十胜节等。
- 佛教:
- 释迦牟尼佛:创始人。
- 四圣谛:苦、集、灭、道。
-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轮回:通过修行达到涅槃 (nirvana)。
- 流派: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
- 耆那教:
- 非暴力 (ahimsa):最高原则。
- 轮回与解脱:通过苦行和道德行为达到解脱。
- 严格的素食主义:避免伤害任何生物。
- 三宝:正信、正知、正行。
- 锡克教:
- 一神教:信仰唯一真神。
- 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 五K:象征锡克教徒的身份。
- 圣典:古鲁·格兰特·萨希卜。
- 伊斯兰教:
- 莫卧儿王朝时期传入,对印度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 德里苏丹国:伊斯兰统治中心。
- 基督教:
- 早期的基督徒:使徒托马斯传说。
- 殖民时期:传教士的活动。
三级分支:文化与艺术
- 文学:
- 梵文文学:吠陀经、奥义书、史诗。
- 泰米尔文学:桑伽姆文学。
- 印地语文学:杜尔西达斯、普列姆昌德。
- 英语文学:泰戈尔、鲁西迪、阿兰达蒂·罗伊。
- 音乐与舞蹈:
- 古典音乐:卡纳提克音乐、印度斯坦音乐。
- 古典舞蹈:婆罗多舞、卡塔克舞、库奇普迪舞、奥迪西舞、曼尼普利舞、萨特里亚舞。
- 民间音乐与舞蹈:各地区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 建筑:
- 石窟寺:阿旃陀石窟、埃洛拉石窟。
- 神庙:坦焦尔神庙、康德拉里亚玛哈德瓦神庙。
- 伊斯兰建筑:泰姬陵、胡马雍陵、红堡。
- 艺术:
- 绘画:莫卧儿绘画、拉其普特绘画、马杜班尼绘画。
- 雕塑:犍陀罗艺术、马图拉艺术。
- 电影:
- 宝莱坞:世界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
- 地区性电影产业: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电影等。
- 美食:
- 咖喱:种类繁多,各地风味不同。
- 香料:印度是香料王国。
- 馕、米饭、豆类、蔬菜:主要食物。
- 甜点:古拉卜·贾蒙、拉杜等。
四级分支:现代印度
- 政治:
- 议会民主制:总统、总理。
- 多党制:印度人民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等。
- 种姓制度的遗留影响。
- 经济:
- 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但也存在贫富差距。
- IT产业:班加罗尔是“印度硅谷”。
- 农业:仍然是重要产业。
-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
- 社会:
- 人口大国:人口众多,挑战与机遇并存。
- 城市化: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 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问题。
- 种姓制度:虽然法律上废除,但仍然存在影响。
- 文化:
-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全球化影响:西方文化的影响。
- 英语的普及:重要的商业语言。
- 外交:
- 不结盟运动:历史渊源。
-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 全球舞台: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