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小说思维导图》

I. 小说要素

  • A. 人物
      1. 人物描写
        • a.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强调特征,烘托性格。
        • b. 语言描写:反映身份,揭示心理,推动情节。
        • c. 动作描写:展示性格,暗示命运,推动情节。
        • d. 心理描写:揭示内心,深化主题,推动情节。
        • e. 神态描写:细腻刻画,烘托气氛,表现情绪。
      1. 人物类型
        • a. 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主题思想。
        • b. 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丰富情节内容。
        • c. 正面人物: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 d. 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对立,反映社会矛盾。
        • e. 典型人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反映社会本质。
      1. 人物关系:
        • a. 对立关系:表现冲突,推动情节,深化主题。
        • b. 合作关系:共同完成任务,展现人物性格。
        • c. 依附关系:反映社会地位,揭示人物命运。
  • B. 情节
      1. 情节结构
        • a. 开端:介绍背景,交代人物,埋下伏笔。
        • b. 发展:矛盾冲突展开,情节逐步推进。
        • c. 高潮:矛盾冲突激化,情节达到顶点。
        • d. 结局:矛盾冲突解决,故事走向尾声。
        • e. 倒叙:从结局写起,再回到开头,制造悬念。
        • f. 插叙:暂时中断情节,插入相关事件,补充信息。
        • g. 顺叙: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发展。
      1. 情节作用
        • a. 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
        • b. 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
        • c. 推动故事发展,吸引读者兴趣。
        • d. 表达作者情感,深化作品主题。
  • C. 环境
      1. 自然环境
        • a.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暗示故事情节。
        • b. 衬托人物性格:反衬人物形象,增强感染力。
        • c. 推动情节发展:影响人物行动,改变故事走向。
        • d. 象征意义:表达作者情感,深化作品主题。
      1. 社会环境
        • a. 交代时代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时代特征。
        • b. 影响人物命运:决定人物行动,改变故事走向。
        • c.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 d. 塑造人物性格:决定人物价值观,影响人物行为。

II. 小说主题

  • A. 主题类型
      1. 爱国主义:歌颂祖国,热爱人民,维护国家利益。
      1. 英雄主义:赞扬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
      1. 人道主义: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问题,呼唤公平正义。
      1. 反战主题:揭露战争残酷,呼吁和平美好。
      1. 批判现实主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社会矛盾,批判社会弊端。
  • B. 主题挖掘方法
      1. 分析人物命运:关注人物经历,探究人物遭遇,理解人物情感。
      1. 把握情节发展:理清情节脉络,抓住关键事件,分析因果关系。
      1. 理解环境描写: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理解其象征意义和作用。
      1. 关注作者情感:了解作者生平,探究创作背景,理解作者意图。

III. 小说手法

  • A. 表现手法
      1. 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1. 议论手法:直接议论,间接议论,夹叙夹议。
      1. 烘托:正衬,反衬,侧面烘托。
      1. 渲染:营造气氛,烘托情感。
  • B. 表达方式
      1.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 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1. 议论:直接议论,间接议论。
      1.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 C. 修辞手法
      1. 比喻: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深奥道理浅显化。
      1.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使事物生动形象。
      1.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1. 反问:加强语气,引人深思。
      1.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1. 对比:突出事物差异,增强表达效果。
      1. 反复:强调重要内容,增强表达效果。

IV. 阅读鉴赏

  • A. 整体把握
      1. 了解作品背景:创作年代,作者生平,社会环境。
      1. 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事件脉络,把握主要冲突。
      1.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命运。
      1. 提炼作品主题:理解作品意图,把握作品中心。
  • B. 重点分析
      1. 关键情节:分析其作用,揭示其意义。
      1. 重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理解其命运。
      1. 精彩描写:分析其手法,体会其效果。
      1. 深刻议论:分析其内容,理解其含义。
  • C. 深入思考
      1. 联系社会现实:思考作品与现实的联系,分析其社会意义。
      1. 评价作品价值: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探讨其文化影响。
      1. 拓展阅读视野:了解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深化理解。

V. 常见题型

  • A. 人物分析题
      1. 人物形象概括
      1. 人物性格分析
      1. 人物命运分析
      1. 人物作用分析
  • B. 情节分析题
      1. 情节概括
      1. 情节作用
      1. 情节安排
  • C. 环境分析题
      1. 环境描写
      1. 环境作用
      1. 环境象征
  • D. 主题分析题
      1. 主题概括
      1. 主题意义
      1. 主题挖掘
  • E. 手法分析题
      1. 手法识别
      1. 手法作用
      1. 手法效果
  • F. 开放性试题
      1. 结合实际谈感悟
      1. 对人物进行评价
      1. 对情节进行续写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大气压强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