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十六章电磁转换思维导图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心主题:电磁转换
一、 电生磁效应
-
1.1 奥斯特实验:
- 现象: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 重要性:首次揭示电与磁的联系,开辟电磁学研究新方向。
-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遵循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
1.2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 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N极。
- 应用:判断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 变体:通电直导线: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弯曲的四指指向磁场方向。
-
1.3 电磁铁:
- 结构:带铁芯的螺线管。
- 原理:通电螺线管磁场增强,铁芯被磁化,进一步增强磁场。
- 优点:
- 磁性可控制:电流大小控制磁性强弱,电流方向控制磁极方向。
- 磁性可调节: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磁性强弱。
- 应用广泛: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等。
- 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 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磁性越强(饱和效应除外)。
- 线圈匝数: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 铁芯:有铁芯比无铁芯磁性强。
- (注意:导线的粗细不影响电磁铁的磁性,除非影响了电路的电流)
-
1.4 电磁继电器:
- 结构:低压控制电路、电磁铁、衔铁、高压工作电路。
- 原理: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
- 作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 应用:自动控制电路、温控装置、光控装置等。
二、 磁生电效应(电磁感应)
-
2.1 电磁感应现象:
- 发现者:法拉第。
- 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 结果: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
2.2 感应电流的方向:
- 决定因素: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 简化记忆:磁场方向固定时,改变运动方向,感应电流方向改变;运动方向固定时,改变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改变。
-
2.3 感应电流的大小:
- 决定因素:
- 磁场强弱: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
- 导体运动速度: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
- 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长度越长,感应电流越大。
- 决定因素:
-
2.4 发电机:
- 原理:电磁感应。
- 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结构:线圈、磁铁(定子和转子,根据不同类型,位置可能互换)。
- 类型: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
- 交流发电机: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三、 电动机
-
3.1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 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 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的方向。
-
3.2 电动机:
- 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结构:线圈、磁铁、换向器。
- 换向器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
-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根据使用电源的不同进行区分。
-
3.3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
- 决定因素: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 改变方法: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不能同时改变)。
-
3.4 电动机的转速:
- 决定因素:磁场强弱、电流大小。
- 增强转速:增强磁场、增大电流。
四、 电磁转换的应用
-
4.1 信息传递:
- 电话:利用电流的强弱变化来传递声音信号。
- 无线电广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 电视: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成电磁波进行发射和接收。
-
4.2 能源利用:
- 水力发电:利用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 风力发电: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 核电站:利用核能转化为电能。
-
4.3 生活应用:
- 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
- 电动自行车:利用电动机驱动车辆。
- 各种家用电器:洗衣机、冰箱、空调等都利用了电磁转换的原理。
五、 注意事项
- 明确区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条件和应用。
- 掌握安培定则、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并能正确应用。
- 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发电机、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
- 了解电磁转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注意能量转化问题,例如: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实验安全: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防止触电事故。
- 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电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