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I. 课文精讲
1. 《寓言二则》(《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 A. 《守株待兔》
- 中心思想: 讽刺了不经过努力,只想依靠侥幸心理获得成功的人。告诫人们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
- 主要人物: 农夫、兔子
- 故事情节: 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 -> 农夫不再耕种,每天守在树旁 -> 最终一无所获
- 语言特点: 简洁明了,生动形象。
- 重点词语: 株、冀、释其耒而守株、为(wèi)、为(wéi)、因释其耒而守株
- 道理启示: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不能墨守成规,要懂得变通。
- B. 《揠苗助长》
- 中心思想: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办坏。
- 主要人物: 农夫、儿子
- 故事情节: 农夫嫌禾苗长得慢 -> 农夫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 -> 禾苗枯萎而死
- 语言特点: 简洁精炼,讽刺意味浓厚。
- 重点词语: 闵、揠、槁
- 道理启示: 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2. 《亡羊补牢》
- A. 中心思想: 说明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 B. 主要人物: 邻居、放羊人
- C. 故事情节: 放羊人第一次丢羊 -> 邻居劝告补羊圈 -> 放羊人不听 -> 放羊人第二次丢羊 -> 放羊人听从邻居的劝告,补好了羊圈 -> 羊不再丢失
- D. 语言特点: 叙述生动,情节完整,寓意深刻。
- E. 重点词语: 窟窿、叼走、劝告、后悔、亡羊补牢、为(wèi)、为(wéi)
- F. 道理启示: 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犯了错误要及时补救,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3. 《画杨桃》
- A. 中心思想: 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结论。
- B. 主要人物: “我”、老师、同学们
- C. 故事情节: “我”在课堂上画杨桃 -> 同学们嘲笑“我”画的杨桃像五角星 -> 老师让大家到“我”的座位上看 -> 大家发现“我”画的杨桃确实像五角星 -> 老师肯定了“我”实事求是的态度。
- D. 语言特点: 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到位。
- E. 重点词语: 端端正正、审视、教诲、准确
- F. 道理启示: 看问题要实事求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断。
4. 《小摄影师》
- A. 中心思想: 赞扬了小摄影师热爱劳动人民,善于观察生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B. 主要人物: “我”(小摄影师)、老爷爷、解放军叔叔
- C. 故事情节: “我”想给老爷爷和解放军叔叔拍照 -> 老爷爷和解放军叔叔工作认真,不肯让“我”拍 -> “我”悄悄地拍下了他们认真工作的场景。
- D. 语言特点: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细节描写细腻。
- E. 重点词语: 摆弄、显露、焦急、转动、继续、聚精会神
- F. 道理启示: 要热爱劳动人民,善于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行动为人民服务。要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II. 单元主题: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A. 核心概念:
- 尊重生命: 动物是生命,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
- 保护环境: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
- 和谐共处: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美好家园。
- B. 相关主题:
- 野生动物保护
- 动物福利
- 生态平衡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思维拓展:
-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 人与动物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 如何构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社会?
III. 词语积累
- A. 新词: 窟窿、叼走、劝告、后悔、亡羊补牢、端端正正、审视、教诲、准确、摆弄、显露、焦急、转动、继续、聚精会神、株、冀、释其耒而守株、闵、揠、槁
- B. 近义词: 劝告-劝说、焦急-着急、继续-持续、准确-精确、审视-观察
- C. 反义词: 后悔-庆幸、焦急-平静、准确-错误
- D. 四字词语: 亡羊补牢、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IV. 语言运用
- A. 比喻句: 无
- B. 拟人句: 无
- C. 反问句: 无
- D. 关联词:
- 因为……所以…… (例:因为他及时补好了羊圈,所以羊不再丢失。)
- 虽然……但是…… (例:虽然杨桃看起来像五角星,但是实际形状是像桃子的。)
V. 写作指导
- A. 记叙文: 可以写关于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 B. 说明文: 可以写关于保护动物的措施,或者介绍某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 C. 议论文: 可以围绕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 D. 写作技巧:
-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的形态和动作。
- 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VI. 单元练习
- A. 词语积累: 听写词语,用新词造句。
- B. 课文内容理解: 回答课后练习题,复述课文内容。
- C. 语言运用: 用指定的关联词造句,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 D. 写作练习: 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文。
VII. 扩展阅读
- A. 相关书籍: 《狼王梦》、《动物世界》、《昆虫记》
- B. 相关电影: 《狮子王》、《疯狂动物城》、《忠犬八公的故事》
- C. 网络资源: 搜索关于动物保护的网站和新闻报道。
这个思维导图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并通过拓展阅读和练习,加深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主题的理解。它涵盖了课文精讲、单元主题、词语积累、语言运用、写作指导、单元练习和扩展阅读等多个方面,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