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思维导图
《烷烃思维导图》
一、烷烃概述
1.1 定义
- 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 通式:CnH2n+2 (n≥1)
1.2 结构特点
- 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呈四面体结构。
- 碳链呈锯齿状,键角接近109.5°。
- σ键可以自由旋转,导致烷烃分子具有一定的柔性,存在多种构象。
1.3 命名规则
- IUPAC命名法:
- 选择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 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 按取代基的位次、名称和数量命名。
- 取代基的名称按照“位次-取代基名称”的顺序书写,不同的取代基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 相同的取代基用“二、三、四…”表示。
- 习惯命名法:
1.4 物理性质
- 沸点:
- 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范德华力增大)。
-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球形分子接触面积小)。
- 熔点:
- 溶解性:
- 状态:
- 常温常压下,C1~C4为气体,C5~C16为液体,C17及以上为固体。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
2.1 烷烃的惰性
- 在常温下,与强酸、强碱、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反应。
- C-H键和C-C键均为σ键,键能高,难断裂。
2.2 烷烃的燃烧
-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热。
- 通式:CnH2n+2 + (3n+1)/2 O2 → nCO2 + (n+1)H2O
- 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或碳氢化合物,并放出热。
2.3 烷烃的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
- 在光照条件下,烷烃可以与卤素(主要是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 反应机理为自由基链式反应:
- 引发: 卤素分子在光照下断裂生成自由基。
- 链增长: 自由基夺取烷烃中的氢原子生成烷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再与卤素分子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素自由基。
- 链终止: 自由基相互结合,终止反应。
- 发生多取代反应,产物是多种卤代烃的混合物。
- 取代位置的选择性:叔碳上的氢更容易被取代(自由基的稳定性:叔 > 仲 > 伯)。
2.4 烷烃的裂解 (热裂解)
- 在高温(通常为400-700℃)条件下,长链烷烃断裂成短链烷烃和烯烃。
- 工业上用于生产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 属于自由基反应,机理复杂,产物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2.5 异构化反应
- 在催化剂(如AlCl3)作用下,直链烷烃可以转化为支链烷烃。
- 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改善汽油的抗爆性。
三、烷烃的制备
3.1 烷烃的工业制备
- 石油分馏: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中的各种烷烃分离出来。
- 石油裂解:将长链烷烃裂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
- 煤的液化和气化:将煤转化为烷烃和其他燃料。
3.2 烷烃的实验室制备
- 氢化反应:烯烃、炔烃在催化剂(如镍、铂、钯)作用下加氢生成烷烃。
- R-CH=CH2 + H2 → R-CH2-CH3
- Wurtz反应:卤代烃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烷烃。
- 2R-X + 2Na → R-R + 2NaX
- 适用于制备对称烷烃。
- Grignard试剂与水或酸反应:
- RMgX + H2O → RH + Mg(OH)X
四、环烷烃
4.1 定义
- 含有环状结构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 通式:CnH2n (n≥3)
4.2 命名
4.3 环丙烷和环丁烷的性质
- 键角较小,环张力大,性质较活泼,容易开环。
- 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4.4 环己烷
- 最稳定的构象是椅式构象。
- 椅式构象中,存在直立键和横向键。
五、重要烷烃
5.1 甲烷 (CH4)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温室气体。
-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乙炔、氢气、氯甲烷等。
5.2 乙烷 (C2H6)
- 天然气和石油的成分。
- 可以通过乙烯加氢制备。
- 可以用于生产乙烯。
5.3 丙烷 (C3H8)
5.4 丁烷 (C4H10)
-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 有两种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
- 可以用于打火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