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人体的营养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生物人体的营养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人体营养

I. 营养物质的种类与作用

  • A. 糖类(碳水化合物)
      1. 组成元素: C、H、O
      1. 分类:
        • a. 单糖:葡萄糖、果糖
        • b. 双糖:蔗糖、麦芽糖
        • c.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1. 主要功能:
        • a. 提供能量: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约占总能量的60-70%)。
        • b. 构成细胞物质:参与细胞和组织的组成。
        • c. 调节代谢:参与部分代谢过程。
      1. 食物来源: 谷类、薯类、水果、蔬菜等。
      1. 消化过程: 在口腔中初步分解为麦芽糖,主要在小肠中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 B. 蛋白质
      1. 组成元素: C、H、O、N,通常含有S
      1. 基本单位: 氨基酸
      1. 主要功能:
        • a. 构成细胞和组织:构成细胞结构和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抗体、激素等。
        • b. 修复和更新组织:用于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
        • c. 调节生理功能:酶、抗体、激素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d. 提供能量:在糖类和脂肪不足时,可提供能量。
      1. 食物来源: 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等。
      1. 消化过程: 在胃中初步分解,主要在小肠中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
        • C. 脂肪
      1. 组成元素: C、H、O
      1. 分类:
        • a. 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
        • b. 不饱和脂肪: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
      1. 主要功能:
        • a. 提供能量:能量的重要来源,储存能量。
        • b. 构成细胞膜: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 c. 维持体温:皮下脂肪具有保温作用。
        • d. 保护内脏:保护内脏器官。
        • e.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 食物来源: 肥肉、奶油、植物油、坚果等。
      1. 消化过程: 在小肠中被胆汁乳化,然后被脂肪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 D. 维生素
      1. 特点: 含量少,但作用大,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化合物。
      1. 分类:
        • a.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溶解在脂肪中)
        • b.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 (溶解在水中)
      1. 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 a.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促进生长发育;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症。
        • b. 维生素B1: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缺乏症:脚气病。
        • c. 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缺乏症:坏血病。
        • d.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缺乏症: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成人)。
      1. 食物来源: 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
        • E. 无机盐
      1. 组成元素: 多种,如钙、磷、铁、碘等。
      1. 主要功能:
        • a. 构成组织:构成骨骼、牙齿等。
        • b. 调节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
      1. 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 a. 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 b. 铁:构成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 c. 碘: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1. 食物来源: 各种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 F. 水
      1. 组成: H₂O
      1. 主要功能:
        • a. 构成细胞: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 b. 运输物质: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c. 调节体温: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 d. 参与化学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
      1. 来源: 饮用水、食物等。

II. 营养的摄入与平衡

  • A. 合理膳食
      1. 定义: 能够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需要的膳食。
      1. 原则:
        • a. 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豆类或其制品、奶类和鱼、禽、蛋、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 b. 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适宜。
        • c. 定时定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1. 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 B. 膳食宝塔
      1. 结构: 分为五层,由下往上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油脂类。
      1. 意义: 直观地体现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比例和重要性。
        • C. 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
      1. 营养不良:
        • a.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
        • b. 维生素缺乏: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 c. 无机盐缺乏:缺铁性贫血、碘缺乏病等。
      1. 营养过剩:
        • a. 肥胖:能量摄入超过消耗。
        • b.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

III.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A. 消化系统的组成
      1.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 B. 消化过程
      1. 物理性消化: 食物的咀嚼、搅拌、磨碎等,增大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1. 化学性消化: 消化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1. 各器官的消化作用:
        • a. 口腔: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 b. 胃: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
        • c. 小肠:各种消化酶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 C. 营养物质的吸收
      1. 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的绒毛,增加吸收面积)。
      1. 吸收方式:
        • a. 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
        • b. 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甘油和脂肪酸等。
      1. 吸收后的去向: 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细胞利用。

IV. 食品安全与健康

  • A. 食品安全问题
      1. 食品污染:
        • a. 生物性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b. 化学性污染: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
      1. 食品腐败变质: 微生物的繁殖导致食品变质。
  • B. 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1. 购买安全食品: 选择有QS标志的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 注意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食物要彻底煮熟。
      1.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滥用食品添加剂。
  • C.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V. 拓展内容

  • A.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妇等)
  • B. 特殊膳食(素食、运动员膳食等)
  • C. 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
  • D. 食品标签的解读

这个思维导图涵盖了七年级上册生物关于人体营养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每个部分都进行了细致的展开,力求全面,并提供思考的方向。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英语humour总结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