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思维导图

《龟虽寿》思维导图

一、 诗歌概览

1. 题目含义

  • 龟:长寿象征,比喻有经验、有智慧的老者
  • 虽寿:即使长寿,也有终结之时
  • 寓意:长寿并非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作者

  • 曹操 (155年 - 220年)
  • 字孟德,小名阿瞒
  •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3. 创作背景

  • 时期:建安时期(东汉末年)
  • 心境:曹操晚年,面临健康问题和事业上的挑战,感叹人生短暂,希望有所作为,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主题:抒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4. 诗歌体裁

  • 乐府诗
  • 《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四章
  • 乐府诗的特点:
    • 来源于民间歌谣
    • 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现实
    • 语言通俗易懂
    • 句式灵活,富有变化

二、 诗歌内容分析

1. 第一段:生命的有限性

  • 原文: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赏析:
    • 神龟:寿命极长的神龟,是长寿的象征。
    • 竟时:终结的时候,最终的期限。
    • 腾蛇:传说中能腾云驾雾的蛇。
    • 土灰:化为灰土,指生命的终结。
    • 运用比喻,强调即使是长寿的神龟,即使能腾云驾雾的神蛇,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命运,突显生命的有限性和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 对比鲜明,更显生命短暂。
  • 中心思想:
    • 强调生命的有限性,万物皆有终结之时。

2. 第二段:积极的人生态度

  • 原文: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赏析:
    • 老骥:年老的千里马。
    • 伏枥:趴在马槽上。即使年老,依然想着奔跑千里。
    • 烈士:有远大抱负和强烈事业心的人。
    • 暮年:晚年。
    • 壮心不已:雄心壮志没有停止。
    • 运用比喻,借老骥和烈士表达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不甘平庸。
    • 富有哲理,鼓舞人心。
  • 中心思想:
    • 表达作者虽已年老,但仍然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

3. 第三段:人生价值的追求

  • 原文: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赏析:
    • 盈缩之期:指寿命的长短。
    • 不但在天:不仅仅取决于天命,也取决于人的努力。
    • 养怡之福:指通过保养身心,获得健康长寿的幸福。
    • 永年:长寿。
    • 强调人的寿命长短不仅仅取决于天命,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天的保养和努力,可以延长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 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 中心思想:
    • 强调人的寿命长短不仅仅取决于天命,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天的保养和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4. 第四段:积极作为的愿望

  • 原文: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赏析:
    • 幸甚至哉:非常幸运啊。
    • 歌以咏志: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 表达作者能够抒发自己的人生志向感到非常幸运,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以感叹结尾,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 中心思想:
    • 表达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以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三、 诗歌艺术特色

1. 比喻

  • 运用“神龟”、“腾蛇”、“老骥”等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

2. 对比

  • 运用“神龟”与“土灰”、“老骥”与“伏枥”等对比,突出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3. 哲理

  • 蕴含着“天命”与“人定”的辩证思想,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4. 情感

  •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5. 语言

  • 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

四、 诗歌的现实意义

1. 启示

  • 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积极进取,实现人生的价值。

2. 激励

  • 激励人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面临困难,也要永不放弃。

3. 借鉴

  • 告诫人们要注重身心健康,通过后天的努力,延长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梁甫行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