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思维导图

《地理高中思维导图》

一、自然地理

1.1 地球与地图

1.1.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 形状:椭球体、近似球体
  • 大小:平均半径、周长、表面积
  • 运动:
    • 自转:方向、周期、速度、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 公转: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意义(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直射点移动)
  •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方向、距离

1.1.2 地图

  • 地图要素:
    • 比例尺:定义、三种表示方法、大小与表示内容的关系
    • 方向:指向标、经纬网、常用方向判断
    • 图例与注记
  • 地图类型:
    • 按比例尺分:大、中、小比例尺
    • 按内容分:自然要素地图、社会经济要素地图
  • 等值线地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
    • 判读:数值大小变化、疏密程度、形状特征

1.2 大气

1.2.1 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

  • 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 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1.2.2 大气运动

  • 热力环流:原理、形成条件、典型例子(海陆风、山谷风)
  • 气压带风带:
    •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及影响
    • 特殊天气:季风(成因、分布、影响)、信风、盛行西风

1.2.3 天气系统

  • 锋面:
    • 冷锋、暖锋:结构、天气特征
    • 锋面气旋
  • 气旋与反气旋:气压分布、气流运动、天气特征

1.2.4 全球气候

  • 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人类活动
  • 主要气候类型:
    •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 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 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 气候变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影响及对策

1.3 水文

1.3.1 水循环

  •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1.3.2 河流

  •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
  • 水系特征:干支流、流域、分水岭

1.3.3 湖泊

  • 成因: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冰蚀湖、海迹湖
  • 作用:调节河流流量、改善区域气候、提供水资源

1.3.4 地下水

  • 类型:潜水、承压水
  • 补给、径流、排泄

1.3.5 海洋

  • 海水运动:洋流、潮汐、海浪
  • 洋流:成因、类型(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盐度: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 海洋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

1.4 地形地貌

1.4.1 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地质作用

  •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1.4.2 内力作用

  •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 岩浆活动:喷出岩、侵入岩
  • 地震:成因、类型、分布、预防

1.4.3 外力作用

  •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 侵蚀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 搬运作用:流水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
  • 沉积作用: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冰川沉积、海浪沉积

1.4.4 主要地貌类型

  • 构造地貌:断层、褶皱、山脉、盆地、高原
  • 侵蚀地貌: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
  • 堆积地貌:冲积扇、三角洲、沙丘、沙滩
  • 冰川地貌:U型谷、冰碛丘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表现: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意义:了解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预测地理环境变化的趋势

1.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 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差异、地形差异、土壤差异

二、人文地理

2.1 人口

2.1.1 人口数量与增长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政策、自然灾害
  •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2.1.2 人口分布

  •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地区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历史)

2.1.3 人口迁移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2.1.4 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问题
  • 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压力、养老问题

2.2 城市

2.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 城市化:概念、过程、影响因素、评价

2.2.2 城市空间结构

  • 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交通因素

2.2.3 城市化问题

  •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贫民窟

2.2.4 城市规划与发展

  • 合理规划功能区、改善交通状况、保护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2.3 农业

2.3.1 农业的地域类型

  • 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玉米种植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
  • 畜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放牧业

2.3.2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科技水平、政策、劳动力

2.3.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节水农业、保护耕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

2.4 工业

2.4.1 工业的地域联系

  • 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 工业与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的联系

2.4.2 工业的地域分布

  •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 工业地域类型: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2.4.3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清洁生产

2.5 交通运输

2.5.1 交通运输方式

  •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

2.5.2 交通运输线路与站点

  •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经济、社会、环境
  • 交通运输枢纽:港口、火车站、机场
  • 站点选址:原则、影响因素

2.5.3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区域文化交流

三、区域地理(以中国为例)

3.1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3.1.1 地形地貌

  • 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主要地形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
  • 地形对气候、水文、农业的影响

3.1.2 气候

  • 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明显
  • 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 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影响

3.1.3 水文

  • 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
  • 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 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东西分布不均
  •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3.1.4 资源

  •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 资源开发与利用

3.2 中国的人文地理

3.2.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 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问题

3.2.2 农业

  • 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 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 农业发展问题

3.2.3 工业

  • 主要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
  • 工业发展问题

3.2.4 区域发展战略

  •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政治高中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