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思维导图

《定额思维导图》

一、定额概述

1.1 定义

  • 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

1.2 分类

  • 按专业划分:
    • 建筑工程定额
    • 装饰工程定额
    • 安装工程定额
    • 市政工程定额
    • 园林绿化工程定额
    • 仿古建筑工程定额
    • ...
  • 按编制深度划分:
    • 预算定额
    • 概算定额
    • 工期定额
    • 施工定额
  • 按编制依据划分:
    • 全国统一定额
    • 行业统一定额
    • 地区统一定额
    • 企业定额

1.3 作用

  • 工程计价依据: 是编制工程预算、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 施工组织管理: 指导施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 成本控制: 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标准,衡量成本效益。
  • 招投标管理: 作为评标的重要依据,规范招投标行为。
  • 合同管理: 为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调整和结算提供依据。

二、定额构成

2.1 人工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工人工作时间。
  • 单位: 工日 (工日/单位工程量)
  • 构成:
    • 基本用工
    • 超运距用工
    • 其他用工
  • 影响因素:
    • 工程性质
    • 施工方法
    • 技术水平
    • 劳动组织
    • 施工条件
    • 管理水平

2.2 材料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数量。
  • 单位: (例如:吨/100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
  • 分类:
    • 主要材料
    • 辅助材料
    • 周转材料
  • 构成:
    • 净用量
    • 损耗量
  • 影响因素:
    • 材料质量
    • 施工方法
    • 运输方式
    • 保管措施
    • 操作水平
    • 损耗率

2.3 机械台班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各种施工机械工作的时间。
  • 单位: 台班 (台班/单位工程量)
  • 构成:
    • 基本台班
    • 超运距台班
    • 其他台班
  • 影响因素:
    • 机械型号
    • 机械性能
    • 施工条件
    • 操作水平
    • 维护保养
    • 利用率

三、定额应用

3.1 查阅定额

  • 熟悉定额体系: 了解定额分类、章节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与定额子目的对应关系。
  • 理解定额说明: 仔细阅读定额总说明和各章节说明,掌握定额适用范围、工作内容、计算规则、调整系数等。
  • 选择定额子目: 根据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和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 应考虑材料品牌,规格,设备型号等因素。
  • 套用定额: 按照选定的定额子目,将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等数据填入预算表。

3.2 定额换算与调整

  • 定额换算:
    • 材料换算: 当实际使用的材料与定额规定材料不一致时,需要进行材料换算。 考虑材料的规格、型号、等级、含量等因素。
    • 机械换算: 当实际使用的机械与定额规定机械不一致时,需要进行机械换算。 考虑机械的功率、效率、利用率等因素。
  • 定额调整:
    • 地区差价调整: 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材料价格、机械租赁费等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地区差价调整。 通常参考政府发布的地区差价系数。
    • 人工费调整: 当人工费单价与定额规定不一致时,需要进行人工费调整。 考虑市场行情、劳务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
    • 其他调整: 因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管理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其他调整。 应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明材料。
    • 风险调整: 施工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在定额使用时需要考虑风险系数,进行调整。

3.3 工程量计算

  • 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 掌握各专业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避免漏项或重复计算。
  • 依据图纸和规范: 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工程量计算。
  • 分项计算,汇总: 将工程量分解为各个分项工程,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汇总。
  • 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精度要求,控制工程量计算的精度。

四、定额编制与管理

4.1 定额编制原则

  • 科学性: 定额数据应来源于实际施工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先进性: 定额应反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 适用性: 定额应适用于当地的施工条件和市场情况。
  • 完整性: 定额应包含完成一项工程所需的全部消耗量。
  • 统一性: 定额的计量单位、计算规则、表达方式应统一。

4.2 定额编制流程

  • 资料收集: 收集历史资料、施工记录、试验数据、市场价格等。
  • 现场调查: 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情况。
  • 测算分析: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测算和分析,确定定额消耗量。
  • 征求意见: 征求专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意见。
  • 审核批准: 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发布定额。

4.3 定额管理

  • 动态管理: 定期对定额进行评估和修订,使其适应新的施工技术和市场变化。
  • 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定额数据库,提高定额管理效率。
  • 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定额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定额的应用水平。
  • 监督与检查: 加强对定额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定额的有效实施。

五、定额发展趋势

5.1 精细化

  • 定额子目将更加细化,反映不同施工方案、材料规格、机械型号的差异。
  • 定额消耗量将更加精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5.2 智能化

  • 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量自动计算和定额自动套用。
  •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定额数据,提高定额的准确性。

5.3 市场化

  • 逐步放开定额的编制和发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鼓励企业编制企业定额,满足个性化需求。

5.4 标准化

  • 加强定额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高定额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 推动国际定额标准的对接,促进国际工程合作。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预防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