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用思维导图怎么画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用思维导图怎么画》

一、 中心主题: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

  • 中心图像: 用带有加减乘除符号的计算器或算盘,周围环绕着数字3。

二、 一级分支:运算顺序

  • 分支图像: 一个箭头指向不同运算符号的图标。

    • 子分支 1:无括号的情况

      • 关键词: 先乘除,后加减
      • 解释: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例题:
        • 30 + 6 × 5 = 30 + 30 = 60
        • 48 ÷ 8 - 2 = 6 - 2 = 4
        • 25 + 15 - 10 = 40 - 10 = 30
        • 36 ÷ 6 × 3 = 6 × 3 = 18
      • 注意事项: 强调乘除法的优先性,用不同颜色突出显示乘除符号。
    • 子分支 2:有括号的情况

      • 关键词: 先算括号里面的
      • 解释: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 例题:
        • (12 + 8) × 4 = 20 × 4 = 80
        • 36 ÷ (9 - 3) = 36 ÷ 6 = 6
        • 5 × (7 - 2) + 10 = 5 × 5 + 10 = 25 + 10 = 35
      • 注意事项: 使用颜色突出括号,强调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三、 一级分支:运算技巧

  • 分支图像: 一只手握着铅笔在纸上计算,周围环绕着技巧图标。

    • 子分支 1:巧算加减法

      • 关键词: 凑整
      • 解释: 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数字凑成整十、整百,方便计算。
      • 例题:
        • 28 + 45 + 55 = 28 + (45 + 55) = 28 + 100 = 128
        • 176 - 39 - 61 = 176 - (39 + 61) = 176 - 100 = 76
      • 注意事项: 使用箭头表示数字的移动和组合,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运算步骤。
    • 子分支 2:估算

      • 关键词: 近似数
      • 解释: 将算式中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先估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 例题:
        • 302 + 198 ≈ 300 + 200 = 500
        • 408 - 211 ≈ 410 - 210 = 200
      • 注意事项: 标注“≈”符号,强调估算的近似性。
    • 子分支 3:拆分法

      • 关键词: 拆成易算数
      • 解释: 将算式中的数拆分成几个易于计算的数,例如将一个数拆成两个整十、整百数的和或差。
      • 例题:
        • 35 × 6 = (30 + 5) × 6 = 30 × 6 + 5 × 6 = 180 + 30 = 210
        • 48 ÷ 3 = (30 + 18) ÷ 3 = 30 ÷ 3 + 18 ÷ 3 = 10 + 6 = 16
      • 注意事项: 用括号和分配律的箭头表示拆分和计算的过程。

四、 一级分支:应用题

  • 分支图像: 一本书打开,里面有文字和数字。

    • 子分支 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 关键词: 分析数量关系
      • 解释: 通过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例题:
        • 问题:小明有20元,买了3支铅笔,每支2元,还剩多少元?
        • 分析:先算买铅笔花了多少钱:3 × 2 = 6元;再算还剩多少钱:20 - 6 = 14元。
      • 解题步骤: (1) 读题,理解题意;(2) 分析数量关系;(3) 列式计算;(4) 检验并写答。
      • 注意事项: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 子分支 2:需要先求总数的应用题

      • 关键词: 总数
      • 解释: 有些应用题需要先求出总数,才能解决问题。
      • 例题:
        • 问题:一箱苹果有24个,一箱梨有16个,要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
        • 分析:先算水果总数:24 + 16 = 40个;再算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40 ÷ 5 = 8个。
      • 注意事项: 强调求总数的重要性,用不同颜色区分总数和其它数量。
    • 子分支 3:需要先求剩余或差的应用题

      • 关键词: 剩余/差
      • 解释: 有些应用题需要先求出剩余或差,才能解决问题。
      • 例题:
        • 问题:有35个苹果,吃掉了10个,剩下的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
        • 分析:先算剩下多少个苹果:35 - 10 = 25个;再算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25 ÷ 5 = 5个。
      • 注意事项: 强调求剩余/差的重要性,用不同颜色区分剩余/差和其它数量。

五、 一级分支:易错点

  • 分支图像: 一个红色的感叹号。

    • 子分支 1:运算顺序错误

      • 关键词: 顺序
      • 例子: 5 + 3 × 2 错算成 (5 + 3) × 2
      • 强调: 牢记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 子分支 2:抄错数字

      • 关键词: 仔细
      • 强调: 计算时要仔细抄写数字,避免因抄错数字导致计算错误。
    • 子分支 3:忘记进位/退位

      • 关键词: 进位/退位
      • 强调: 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避免出错。
    • 子分支 4:单位不一致

      • 关键词: 单位
      • 强调: 应用题中,要注意单位是否一致,如果单位不一致,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六、 总结

  • 分支图像: 一个问号。
  • 关键词: 练习,检查
  • 解释: 多练习各种类型的混合运算题目,培养计算能力;计算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该思维导图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通过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运用。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红色阅读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