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

1. 颜色:银白色(纯净)/ 生铁:灰黑色
2. 状态:固体
3. 熔点:较高 (1538℃)
4. 延展性:良好
5. 导电导热性:良好
6. 密度:较大
7. 磁性: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A. 物理性质
加热:3Fe + 2O₂ 点燃 Fe₃O₄ (四氧化三铁,混合价态+2,+3价)
常温:钝化(在铁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继续反应)
与氧气 (O₂)
3Fe + 3Cl₂ 点燃 2FeCl₃ (氯化铁,+3价)
与氯气 (Cl₂)
Fe + S △ FeS (硫化亚铁,+2价)
与硫 (S)
1. 与非金属反应
Fe + 2HCl == FeCl₂ + H₂↑ (亚铁盐,+2价)
Fe + H₂SO₄ == FeSO₄ + H₂↑ (亚铁盐,+2价)
注意: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常温下钝化
与稀盐酸/稀硫酸 (HCl/H₂SO₄)
常温下:钝化
加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铁、水等复杂产物。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铁、水等复杂产物。反应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本质:氧化还原反应,体现铁的还原性。
与浓硫酸/浓硝酸 (H₂SO₄/HNO₃)
2. 与酸反应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 (置换反应,铁比铜活泼)
与铜盐溶液 (CuSO₄)
Fe + 2AgNO₃ == Fe(NO₃)₂ + 2Ag (置换反应,铁比银活泼)
注意:少量Fe与硝酸铁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亚铁,多量Fe与硝酸铁溶液反应才能完全转化为铁单质。
与银盐溶液 (AgNO₃)
3. 与盐溶液反应
B. 化学性质
1. 制造钢铁
2. 制造磁性材料
3. 催化剂(哈伯法合成氨)
C. 重要用途
I. 铁 (Fe)
1. 颜色:黑色固体
2. 化合价:+2
3. 与酸反应:FeO + 2HCl == FeCl₂ + H₂O
4. 氧化性: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成Fe₂O₃
A. 氧化亚铁 (FeO)
1. 俗称:铁锈 (hydrated form is rust)
2. 颜色:红棕色固体
3. 化合价:+3
4. 与酸反应:Fe₂O₃ + 6HCl == 2FeCl₃ + 3H₂O
5. 用途:炼铁原料、颜料
6. 反应:与CO高温反应:Fe₂O₃ + 3CO 高温 2Fe + 3CO₂ (炼铁原理)
B. 氧化铁 (Fe₂O₃)
1. 颜色:黑色晶体
2. 化合价:可看作FeO·Fe₂O₃,铁既有+2价又有+3价
3. 磁性:具有磁性
4. 与酸反应:Fe₃O₄ + 8HCl == 2FeCl₃ + FeCl₂ + 4H₂O
5. 反应:与CO高温反应:Fe₃O₄ + 4CO 高温 3Fe + 4CO₂
C. 四氧化三铁 (Fe₃O₄)
II. 铁的氧化物
1. 颜色:白色固体 (但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实际通常看到的是灰绿色或棕色)
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2. 制备:Fe²⁺ + 2OH⁻ == Fe(OH)₂↓
4Fe(OH)₂ + O₂ + 2H₂O == 4Fe(OH)₃
3. 性质: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成氢氧化铁
A. 氢氧化亚铁 (Fe(OH)₂)
1. 颜色:红褐色固体
2. 制备:Fe³⁺ + 3OH⁻ == Fe(OH)₃↓
不溶于水,不溶于碱
与酸反应:Fe(OH)₃ + 3HCl == FeCl₃ + 3H₂O
受热分解:2Fe(OH)₃ △ Fe₂O₃ + 3H₂O
3. 性质:
4. 用途:净水 (胶体吸附)
B. 氢氧化铁 (Fe(OH)₃)
III. 铁的氢氧化物
1. 颜色:浅绿色溶液
2Fe²⁺ + Cl₂ == 2Fe³⁺ + 2Cl⁻
2Fe²⁺ + H₂O₂ + 2H⁺ == 2Fe³⁺ + 2H₂O
2. 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Fe³⁺
3. 检验: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 (先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Fe + 2HCl == FeCl₂ + H₂↑
4. 制备:铁与酸反应
A. 亚铁盐 (Fe²⁺)
1. 颜色:棕黄色溶液
2Fe³⁺ + Cu == 2Fe²⁺ + Cu²⁺
2. 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金属,自身被还原为Fe²⁺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Fe³⁺ + 3SCN⁻ == Fe(SCN)₃ (红色络合物)
3. 检验:
氧化亚铁盐:2FeCl₂ + Cl₂ == 2FeCl₃
铁与过量氯气反应:2Fe + 3Cl₂ == 2FeCl₃
4. 制备:
B. 铁盐 (Fe³⁺)
1. 铁离子水解:Fe³⁺ + 3H₂O ⇌ Fe(OH)₃ + 3H⁺ (水解呈酸性,高温促进水解,可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 明矾净水:KAl(SO₄)₂·12H₂O,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杂质。
C. 铁盐的特殊性质
IV. 铁的盐
Fe²⁺ + 活泼金属 → Fe
Fe + 酸/盐 → Fe²⁺
A. 铁单质 ⇄ 亚铁盐
Fe³⁺ + 还原剂 → Fe²⁺
Fe²⁺ + 氧化剂 → Fe³⁺
B. 亚铁盐 ⇄ 铁盐
Fe(OH)₃ + 酸 → Fe³⁺
Fe³⁺ + 碱 → Fe(OH)₃
C. 铁盐 ⇄ 氢氧化铁
Fe(OH)₂ + 酸 → Fe²⁺
Fe²⁺ + 碱 → Fe(OH)₂
D. 亚铁盐 ⇄ 氢氧化亚铁
Fe + O₂ → 氧化物
氧化物 + 还原剂(C, CO, H₂) → Fe
E. 氧化物 ⇄ 铁单质
V. 相互转化
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
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而不是硫化铁。
铁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但加热时可以反应,且生成物复杂。
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制备时注意隔绝空气。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为铁离子。
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容易被还原为亚铁离子。
铁盐水解呈酸性,高温促进水解。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的水解,而不是钾离子或硫酸根离子。
VI. 易错易混点
高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