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主题:揭示战争的残酷性,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文章类型:小说、诗歌、报告文学
文化自信: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积累并运用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提升思辨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

一、单元概述

作者: 吴敬梓
主题: 讽刺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及其对人性的扭曲。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以及社会人情的冷漠。
范进:迂腐、麻木,长期科举失败使其丧失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尊严;中举后欣喜若狂,精神失常,具有悲剧色彩。
胡屠户:市侩、粗俗,势利眼,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张乡绅:虚伪、狡猾,借帮助范进来抬高自己,维护自己的地位。
人物分析:
落榜:范进多次科举失败,生活困顿。
中举:突然中举,喜极而疯。
治疯:胡屠户一巴掌打醒范进。
乡绅:张乡绅拉拢范进,笼络人心。
情节结构:
讽刺: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
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凸显人物性格。
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对比,胡屠户前后的态度对比,反差强烈。
写作手法: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走了出来。”(市侩形象)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看一遍,直看到第三遍,却把卷子揉皱了。”(不敢相信)
重要语句:
思考: 科举制度的危害;人性的扭曲与社会风气;现实意义。

1. 《范进中举》(节选)

作者: 韩愈
主题: 批判社会上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重用人才的失望。呼吁统治者要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比论证: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与伯乐的重要作用形成对比。
比喻论证: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论证方法: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心论点)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被埋没的惨状)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说明千里马不能发挥才能的原因)
重要语句:
思考: 人才的重要性;识别人才的标准;如何避免人才被埋没。

2. 《马说》

作者: 毛泽东
主题: 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他的精神。
中心论点: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白求恩的职业:医生
白求恩的国籍:加拿大
白求恩来到中国的目的:帮助中国人民抗日
白求恩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主要内容:
语言朴实无华,真挚感人。
事例典型,具有说服力。
理论联系实际,号召性强。
写作特点: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重要语句:
思考: 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如何践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 《纪念白求恩》

二、课文分析(重点篇目)

重点实词:说、祗、骈、称、等
重点虚词:之、于、而、以
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1. 文言文复习
定义:通过夸张、比喻、反语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和批判。
作用: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对丑恶现象的憎恨,从而达到警醒和教育的目的。
2. 讽刺手法
举例论证:列举事例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警句或公认的道理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
比喻论证: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3. 论证方法
真实性: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反映现实生活。
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
4. 报告文学特点

三、单元知识点

思路:可以从战争的危害、和平的意义、如何维护和平等方面展开论述。
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
议论文写作: 以“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可以从范进的仕途、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描写。
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的逻辑。
小说续写: 对《范进中举》进行续写,想象范进中举后的生活。

四、写作实践

《最后一课》 都德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拓展阅读

战争的残酷性与和平的珍贵
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辩证关系

六、主题深化

《九上语文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英语天气主题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