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与代数思维导图

《小学数与代数思维导图》

一、数的认识

1.1 整数

  • 1.1.1 自然数:
    • 定义: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
    • 特点: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应用:计数、测量、排序等
  • 1.1.2 零:
    • 特殊性: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意义:表示没有,温度的起点,数轴的原点
    • 性质:任何数加0等于原数,任何数乘0等于0
  • 1.1.3 正整数:
    • 定义:大于0的整数,1,2,3,...
  • 1.1.4 负整数:
    • 定义:小于0的整数,-1,-2,-3,...
  • 1.1.5 整数的分类:
    • 按正负分:正整数、0、负整数
    • 按奇偶分:奇数、偶数

1.2 分数

  • 1.2.1 分数的意义: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 分子、分母、分数线
    •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 1.2.2 分数的分类:
    •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
    •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 1.2.3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应用:约分、通分
  • 1.2.4 约分与通分:
    •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 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分别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

1.3 小数

  • 1.3.1 小数的意义:
    •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 小数点、数位、计数单位
  • 1.3.2 小数的分类:
    • 按位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 按是否循环分: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 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 1.3.3 小数的性质:
    •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1.3.4 小数的比较大小:
    •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就大;……

1.4 百分数

  • 1.4.1 百分数的意义:
    •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 特点: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带单位
  • 1.4.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
    • 百分数化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
    • 分数化百分数: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5 负数

  • 1.5.1 负数的意义:
    • 表示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
    • 正数、0、负数的关系
  • 1.5.2 负数的应用:
    • 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盈亏等

二、数的运算

2.1 整数的运算

  • 2.1.1 加法:
    •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 加法交换律:a+b=b+a
    • 加法结合律:(a+b)+c=a+(b+c)
  • 2.1.2 减法:
    • 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 减法的性质:a-b-c=a-(b+c)
  • 2.1.3 乘法:
    •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乘法交换律:a×b=b×a
    • 乘法结合律:(a×b)×c=a×(b×c)
    • 乘法分配律:(a+b)×c=a×c+b×c
  • 2.1.4 除法:
    •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除法的性质:a÷b÷c=a÷(b×c)
  • 2.1.5 运算顺序:
    •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2.2 分数的运算

  • 2.2.1 加法与减法: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 2.2.2 乘法:
    • 分数乘整数: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 分数乘分数: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 2.2.3 除法:
    •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 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除数的倒数
  • 2.2.4 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相同

2.3 小数的运算

  • 2.3.1 加法与减法:
    • 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
  • 2.3.2 乘法:
    • 按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2.3.3 除法:
    •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按整数除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 2.3.4 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相同

2.4 百分数的运算

  • 2.4.1 百分数的应用: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三、代数初步

3.1 字母表示数

  • 3.1.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 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 简明、通用
  • 3.1.2 代数式:
    • 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 代数式的求值
  • 3.1.3 简易方程: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2 方程

  • 3.2.1 方程的意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3.2.2 解方程:
    •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 3.2.3 等式的性质: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 3.2.4 列方程解应用题:
    • 找准等量关系
    • 设未知数
    • 列方程
    • 解方程
    • 检验作答

3.3 比和比例

  • 3.3.1 比的意义: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前项、后项、比值
  • 3.3.2 比的基本性质: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3.3.3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 内项、外项
  • 3.3.4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3.3.5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四、常见的量

4.1 计量单位

  • 4.1.1 长度单位:
    •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 4.1.2 面积单位:
    •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 4.1.3 体积单位:
    • 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 4.1.4 质量单位:
    • 吨、千克、克
  • 4.1.5 时间单位:
    •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 4.1.6 进率:
    •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4.2 名数

  • 4.2.1 单名数与复名数:
    • 单名数:只用一个单位名称表示的数
    • 复名数: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表示的数
  • 4.2.2 名数的改写:
    • 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乘进率
    • 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