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六单元思维导图

主题: 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梯形的面积计算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核心内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会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观察、操作、推导、归纳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学习方法:
一、单元概述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底:平行四边形任意一边都可以作为底。
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线段。
注意: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多条高,但针对同一条底,高是确定的。
底和高:
文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字母:S = a × h (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
面积公式:
利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推导:
已知底和高,求面积。
已知面积和底,求高。
已知面积和高,求底。
解决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例题及应用:
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定义: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底:三角形的任意一边都可以作为底。
高: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
注意: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底和高:
文字: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字母:S = a × h ÷ 2 (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
面积公式: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推导: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可以分别作为底和高。
钝角三角形: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
特殊三角形:
已知底和高,求面积。
已知面积和底,求高。
已知面积和高,求底。
解决生活中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例题及应用:
三、三角形的面积
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上底:较短的平行边。
下底:较长的平行边。
高:从上底上任意一点到下底的垂线段。
各部分名称:
文字: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字母:S = (a + b) × h ÷ 2 (S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
面积公式: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推导:
直角梯形:有一条腰垂直于底。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特殊梯形:
已知上底、下底和高,求面积。
已知面积、上底和高,求下底。
已知面积、下底和高,求上底。
解决生活中与梯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例题及应用:
四、梯形的面积
定义: 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分割法: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计算面积,然后求和。
添补法: 将组合图形添补成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图形,计算出添补后的图形面积,再减去添补部分的面积。
计算方法:
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尽量选择简单易算的分割或添补方式。
选择方法:
分割时要尽量分割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添补时要注意添补的部分必须是可计算面积的。
计算时要找准所需的数据,如底、高、长、宽等。
注意事项:
分割成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
分割成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
添补成正方形/长方形,再减去三角形。
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房间、草坪等。
例题及应用:
五、组合图形的面积
正方形:S = a²
长方形:S = a × b
平行四边形:S = a × h
三角形:S = a × h ÷ 2
梯形:S = (a + b) × h ÷ 2
各种图形面积公式:
1 平方厘米 (cm²)
1 平方分米 (dm²) =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 (m²) = 100 平方分米 = 10000 平方厘米
1 公顷 (ha) =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 (km²) = 100 公顷 = 1000000 平方米
面积单位换算:
应用: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易错点: 容易混淆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底和高的对应关系,计算时忘记除以2等。
六、知识点总结
基本练习: 熟练运用面积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综合练习: 解决涉及多种图形的综合问题。
拓展应用: 探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方法(如:数方格),并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思考题: 探索图形的变换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例如等积变形。
七、练习与拓展
知识掌握: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技能掌握: 能够熟练运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问题解决: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八、单元评价
《五年级第六单元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井底之蛙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