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部分思维导图

《呼吸部分思维导图》

一、 呼吸系统概述

1.1 定义

  •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系统,实现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1.2 功能

  • 气体交换:从外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酸碱平衡调节: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影响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影响酸碱平衡。
    • 发声: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 嗅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
    • 保护作用:过滤、加湿和温暖吸入的空气。
    • 代谢功能:肺部可以合成和代谢一些物质。

1.3 组成

  • 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
    • 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呼吸肌:产生呼吸运动的肌肉。

二、 呼吸道

2.1 上呼吸道

    • 功能:过滤、加湿、温暖空气,嗅觉。
    • 结构:鼻腔、鼻甲、鼻毛、黏膜。
    • 功能:呼吸和吞咽的共同通道。
    • 结构:鼻咽、口咽、喉咽。
    • 功能:发声。
    • 结构:喉软骨、声带、会厌。

2.2 下呼吸道

  • 气管
    • 功能:空气通道。
    • 结构:C型软骨环、纤毛柱状上皮。
      • 支气管
    • 主支气管:左右各一个,分别进入左右肺。
    • 肺叶支气管:主支气管分支。
    • 肺段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分支。
      • 细支气管
    • 功能:空气通道,逐渐失去软骨支持。
    • 结构:平滑肌丰富。
      • 呼吸性细支气管
    • 定义: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的细支气管。
    • 特点:管壁上有肺泡。
      • 肺泡管
    • 定义: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管道。
      • 肺泡囊
    • 定义:肺泡管末端簇拥的多个肺泡。
      • 肺泡
    • 定义: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
    • 结构:薄壁细胞(I型肺泡细胞)、颗粒细胞(II型肺泡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巨噬细胞。

三、 肺

3.1 结构

  • 肺叶:左肺2叶,右肺3叶。
    • 肺段:肺叶进一步划分,每个肺段由一个肺段支气管供应。
    • 肺小叶:肺段进一步划分,由小叶支气管供应。
    • 肺泡:肺的功能单位。
    • 胸膜:覆盖在肺表面,形成胸膜腔。
      • 脏层胸膜:覆盖在肺表面。
      • 壁层胸膜:贴附在胸壁内面。
      • 胸膜腔: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含有少量胸膜液。

3.2 功能

  • 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
    • 调节酸碱平衡:排出二氧化碳,调节血液pH值。

四、 呼吸运动

4.1 过程

  • 吸气:
    • 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肋间外肌收缩)。
    • 胸廓容积增大。
    • 肺容积增大。
    • 肺内压下降。
    • 气体进入肺。
      • 呼气:
    • 呼吸肌舒张(膈肌上升,肋间外肌舒张)。
    • 胸廓容积减小。
    • 肺容积减小。
    • 肺内压升高。
    • 气体排出肺。

4.2 呼吸肌

  • 吸气肌:
    • 主要:膈肌、肋间外肌。
    • 辅助: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 呼气肌:
    • 主要:肋间内肌。
    • 辅助:腹肌。

4.3 呼吸频率和深度

  • 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
    • 呼吸深度:潮气量的大小。
    • 影响因素:
      • 血浆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 血氧浓度:氧气浓度降低,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作用较小)。
      • 神经因素:呼吸中枢的调控。
      • 体温: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加。
      • 情绪:紧张、激动等情绪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
      • 运动: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五、 气体交换

5.1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原理:气体分压差驱动。
    • 氧气:肺泡内氧分压高,血液中氧分压低,氧气进入血液。
    • 二氧化碳: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高,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低,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5.2 血液与组织的气体交换

  • 原理:气体分压差驱动。
    • 氧气:血液中氧分压高,组织液中氧分压低,氧气进入组织液。
    • 二氧化碳: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分压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低,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5.3 影响因素

  • 通气/血流比:肺泡通气量与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比值。
    • 气体弥散能力: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厚度,气体溶解度。
    • 气体分压差:肺泡和血液,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分压差。
    • 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六、 呼吸的调节

6.1 神经调节

  •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延髓和脑桥)。
    • 延髓呼吸中枢:控制基本的呼吸节律。
    • 脑桥呼吸中枢:调节呼吸的平稳性。
      • 化学感受器:
    •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感受脑脊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的变化。
    •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血氧、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的变化。
      • 肺牵张反射:肺过度扩张时,刺激迷走神经,抑制吸气。

6.2 化学调节

  •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
    • 氧气:氧气浓度降低,刺激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作用较小)。
    • 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升高,刺激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外贸协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