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青岛版数学思维导图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六上数学青岛版数学思维导图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一、核心概念与基础回顾

1. 分数除法的意义:

  • 定义: 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本质上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模型: 理解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或“一个数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例如: (3/4) ÷ (1/2) 可以理解为 3/4 里面包含多少个 1/2。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 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 (b/c) = a × (c/b) ,其中 b/c ≠ 0 。
  • 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 的倒数为 1/a (a ≠ 0)。 理解倒数的概念对正确计算至关重要。

3. 稍复杂分数除法问题:

  • 特点: 通常涉及多个步骤,需要先进行简单运算(加、减、乘)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可能涉及单位“1”的理解和转化。
  • 关键: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数量关系,明确单位“1”是什么,以及哪些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二、思维导图构建

(一)问题类型划分

  1. 直接除法型: 题目直接给出两个分数,需要根据问题情境进行除法计算。 例如:“甲数是乙数的3/4,求乙数是甲数的多少?” (乙数 = 甲数 ÷ 3/4)。

  2. 隐藏条件型: 题目中某些量不是直接给出,需要通过其他条件进行计算才能得到。 例如:“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还剩多少页没看? 已知剩下的是 60 页,求这本书的总页数?”(需要先计算出两天看了全书的多少,再求剩余的占全书的几分之几)。

  3. 单位“1”变化型: 题目中的单位“1”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和转化。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后来走了5名男生,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原来有多少名女生?”(需要将男生减少后的数量关系和最初的数量关系进行联系,找出不变的量)。

  4. 综合应用型: 结合了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需要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化计算。

(二)解题策略

  1. 审题分析:

    • 阅读理解: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提取信息: 从题目中提取关键数据和数量关系,用符号或图表进行标注。
    • 判断类型: 根据题目特点,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2. 数量关系分析:

    • 找准单位“1”: 明确单位“1”是什么,确定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构建等量关系: 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例如:“甲数 = 乙数 × 3/4”,“剩余的页数 = 总页数 × (1 - 1/3 - 1/4)”。
    • 线段图辅助: 利用线段图清晰地表示数量关系,帮助理解和分析。
  3. 列式计算:

    • 根据等量关系列式: 根据建立的等量关系式,列出算式。
    • 运用计算法则: 正确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 注意运算顺序: 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原则,进行混合运算。
  4. 检验反思:

    • 验算: 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确保计算正确。
    • 联系实际: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判断是否合理。
    • 总结反思: 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积累解题经验。

(三)思维导图示例

                               分数除法问题(稍复杂)
                                  /          |          \
                     核心概念与基础回顾   问题类型划分    解题策略
                         /      \        /    |    \      /    |    \
                除法意义  计算法则    直接  隐藏   单位“1” 审题   数量关系   列式  检验
                 |      |      除法  条件   变化  分析   分析   计算 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  除以一个数等于 乘倒数  |    |    |    |    |   |   |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找出关键  理解题目  找单位1   根据题意 列算式 检验验算
                                 量关系   提取信息  构建等量关系 运用法则 联系实际
                                                线段图辅助   注意顺序  总结反思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一件商品,原价80元,降价后是原价的4/5,这件商品降价多少元?降了百分之多少?

  • 分析: 单位“1”是原价。先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再求降价多少元。降了百分之多少,是用降价的钱数除以原价。
  • 列式:
    • 降价后的价格:80 × (4/5) = 64 (元)
    • 降价多少元:80 - 64 = 16 (元)
    • 降了百分之多少:16 ÷ 80 = 20%
  • 答案: 这件商品降价16元,降了20%。

例2: 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两队合修,修了几天后,剩下全长的5/12?

  • 分析: 单位“1”是公路的全长。先求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再求出两队合修的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 列式:
    • 甲队工作效率:1/10
    • 乙队工作效率:1/15
    • 两队合修工作效率:(1/10) + (1/15) = 1/6
    • 设合修了x天,(1/6)x = 1 - (5/12)
    • x = (7/12) ÷ (1/6) = 3.5 (天)
  • 答案: 两队合修了3.5天后,剩下全长的5/12。

例3: 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男生有30人,女生有多少人?

  • 分析: 单位“1”是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 + 1/4 = 5/4。 可以根据“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5/4”列式解答。
  • 列式:
    • 女生人数:30 ÷ (5/4) = 24 (人)
  • 答案: 女生有24人。

四、总结与提升

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关键在于:

  • 深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
  • 能够准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单位“1”。
  • 灵活运用线段图等辅助工具,帮助理解题意。
  • 多加练习,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要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分析、规范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继续深入学习,掌握更多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思维导图手绘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