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蛋白质的思维导图
I.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
A. 组成元素
- 主要元素:C, H, O, N
- 可能含有:S, P, Fe, I 等
B. 基本单位:氨基酸
- 定义: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有机物。
-
结构通式:
H R N - C - COOH H
- 特点:至少有一个-NH₂和一个-COOH
- 中心碳原子连接:一个-NH₂,一个-COOH,一个R基,一个H原子。
- 种类:
- 约 20 种
- 区别:R 基不同
- 人体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不能自身合成
- 性质:
-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两性化合物)
- 氨基酸的R基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总结:
- 至少一个氨基与羧基。
- 相同碳原子连接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
- 不同的氨基酸之间R基不同。
II. 蛋白质的形成——脱水缩合
A. 脱水缩合的概念
- 定义: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多肽时,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NH₂ 脱去一个 H,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COOH 脱去一个 -OH,从而释放出一个水分子,同时 -NH₂ 和 -COOH 连接形成肽键。
- 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 (-CO-NH-)
B. 相关计算
- 肽键数 = 氨基酸数 - 肽链数
- 水分子数 = 肽键数
- 多肽的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总和 - 脱去水分子总分子量
- 至少的游离氨基和羧基的数量 = 肽链数 (不考虑 R 基中的氨基和羧基)
-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 =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量
- 环状肽:肽键数 = 氨基酸数
- N原子总数 = 肽链数 + R基上的N原子数
- O原子总数 = 肽链数 + 2 + R基上的O原子数
C. 多肽和蛋白质
-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链状结构。
-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 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 多肽链的折叠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参与反应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最终形成的多肽链不同。
-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 脱水缩合的场所:核糖体
III.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A. 一级结构
- 定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 决定因素:基因(DNA)中的碱基序列。
-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础。
B. 高级结构
- 定义: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 常见高级结构:球状、纤维状等。
- 高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IV. 蛋白质的性质
A. 多样性
- 原因: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 体现:
-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B. 特性
- 变性:蛋白质受到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因素作用时,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
- 溶解度:蛋白质的溶解度受温度、pH、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 颜色反应: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检测。
V. 蛋白质的功能
A. 结构蛋白
- 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 例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头发的角蛋白、肌肉的肌动蛋白等。
B. 催化功能
- 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C. 运输功能
- 载体蛋白:运输氧气、葡萄糖等物质。
- 例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
D. 调节功能
- 激素:某些激素是蛋白质,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例如: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
E. 免疫功能
- 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清除抗原。
-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免疫球蛋白。
F. 其他功能
- 运动功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参与肌肉收缩。
- 识别功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 信息传递功能:某些蛋白质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VI. 蛋白质的检测
A. 双缩脲试剂
- 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
- 操作:
-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创造碱性环境。
- 再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注意:
- 仅能检测蛋白质,不能检测氨基酸。
- 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有关。
B. 其他检测方法
- 考马斯亮蓝染色: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 电泳:用于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量。
VII. 蛋白质与人类健康
A.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提供合成人体自身蛋白质的原料。
- 提供能量。
B. 蛋白质缺乏症
- 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贫血等。
C. 蛋白质过量
- 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肥胖等。
D. 合理膳食
- 保证蛋白质摄入量,注意膳食均衡。
- 摄入优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