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思维导图

《腹部超声思维导图》

一、超声原理与技术

1.1 物理基础

  • 1.1.1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 1.1.1.1 压电效应
    • 1.1.1.2 声速、频率、波长
    • 1.1.1.3 衰减、吸收、散射、反射、折射
      • 1.1.2 超声与组织相互作用
    • 1.1.2.1 反射:声阻抗差异决定反射强度
    • 1.1.2.2 折射:角度与声速变化关系
    • 1.1.2.3 散射:非均质组织产生
    • 1.1.2.4 吸收:能量转化为热能

      1.2 超声设备与探头

  • 1.2.1 超声设备组成
    • 1.2.1.1 主机:信号处理、图像显示
    • 1.2.1.2 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 1.2.1.3 控制面板:调节参数
      • 1.2.2 探头类型
    • 1.2.2.1 凸阵探头:深部组织、腹部常用
    • 1.2.2.2 线阵探头:浅表组织、血管常用
    • 1.2.2.3 相控阵探头:心脏
    • 1.2.2.4 腔内探头:经阴道、经直肠
      • 1.2.3 探头频率与穿透深度
    • 1.2.3.1 高频:分辨率高,穿透深度浅
    • 1.2.3.2 低频:分辨率低,穿透深度深

      1.3 超声显像模式

  • 1.3.1 A型超声
    • 1.3.1.1 幅度随时间变化,应用于眼科
      • 1.3.2 B型超声
    • 1.3.2.1 灰阶显示,二维图像
      • 1.3.3 M型超声
    • 1.3.3.1 时间-运动曲线,心脏常用
      • 1.3.4 彩色多普勒超声
    • 1.3.4.1 显示血流速度和方向
    • 1.3.4.2 红色:向探头方向
    • 1.3.4.3 蓝色:远离探头方向
      • 1.3.5 脉冲波多普勒超声
    • 1.3.5.1 定点测量血流速度
      • 1.3.6 连续波多普勒超声
    • 1.3.6.1 测量高速度血流
      • 1.3.7 弹性成像
    • 1.3.7.1 评估组织硬度,肿瘤诊断

二、腹部脏器超声解剖

2.1 肝脏

  • 2.1.1 肝脏位置与分叶
    • 2.1.1.1 右上腹,肋弓下
    • 2.1.1.2 左叶、右叶、尾状叶、方叶
      • 2.1.2 肝脏血管
    • 2.1.2.1 肝动脉:供血
    • 2.1.2.2 门静脉:收集腹腔脏器血液
    • 2.1.2.3 肝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
      • 2.1.3 肝脏胆管
    • 2.1.3.1 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

      2.2 胆囊与胆道

  • 2.2.1 胆囊位置与形态
    • 2.2.1.1 肝脏下方,梨形
    • 2.2.1.2 胆囊颈、体、底
      • 2.2.2 胆道
    • 2.2.2.1 胆囊管、胆总管

      2.3 胰腺

  • 2.3.1 胰腺位置与形态
    • 2.3.1.1 上腹部,横位于腹膜后
    • 2.3.1.2 胰头、体、尾
      • 2.3.2 胰管
    • 2.3.2.1 主胰管(Wirsung管)、副胰管(Santorini管)

      2.4 脾脏

  • 2.4.1 脾脏位置与形态
    • 2.4.1.1 左上腹,肋弓下
    • 2.4.1.2 镰刀型

      2.5 肾脏

  • 2.5.1 肾脏位置与形态
    • 2.5.1.1 腹膜后,脊柱两侧
    • 2.5.1.2 肾皮质、肾髓质、肾窦
      • 2.5.2 肾盂、输尿管

        2.6 腹腔血管

  • 2.6.1 腹主动脉
    • 2.6.2 下腔静脉
    • 2.6.3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2.7 胃肠道

  • 2.7.1 胃壁结构
    • 2.7.1.1 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 2.7.2 肠壁结构
    • 2.7.2.1 与胃壁结构类似

      2.8 淋巴结

  • 2.8.1 腹腔淋巴结位置
    • 2.8.1.1 腹主动脉周围、肠系膜根部

三、腹部超声诊断

3.1 肝脏疾病

  • 3.1.1 脂肪肝
    • 3.1.1.1 肝脏回声增强
      • 3.1.2 肝硬化
    • 3.1.2.1 肝脏形态不规则,表面粗糙
    • 3.1.2.2 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
      • 3.1.3 肝脏肿瘤
    • 3.1.3.1 良性肿瘤:血管瘤、肝腺瘤
    • 3.1.3.2 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转移瘤

      3.2 胆囊与胆道疾病

  • 3.2.1 胆囊结石
    • 3.2.1.1 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 3.2.2 胆囊炎
    • 3.2.2.1 胆囊壁增厚
      • 3.2.3 胆管扩张
    • 3.2.3.1 梗阻性黄疸

      3.3 胰腺疾病

  • 3.3.1 胰腺炎
    • 3.3.1.1 胰腺肿大,周围渗出
      • 3.3.2 胰腺肿瘤
    • 3.3.2.1 胰腺癌

      3.4 脾脏疾病

  • 3.4.1 脾脏肿大
    • 3.4.2 脾脏肿瘤

      3.5 肾脏疾病

  • 3.5.1 肾结石
    • 3.5.1.1 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 3.5.2 肾积水
    • 3.5.2.1 肾盂扩张
      • 3.5.3 肾脏肿瘤

        3.6 腹腔积液

  • 3.6.1 无回声暗区

    3.7 胃肠道疾病

  • 3.7.1 胃壁增厚
    • 3.7.2 肠套叠
    • 3.7.3 肠梗阻

      3.8 腹腔淋巴结肿大

  • 3.8.1 淋巴瘤
    • 3.8.2 转移瘤

四、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4.1 检查前准备

  • 4.1.1 空腹:至少6-8小时
    • 4.1.2 饮水:检查肾脏、膀胱时

      4.2 检查体位

  • 4.2.1 仰卧位
    • 4.2.2 侧卧位
    • 4.2.3 坐位

      4.3 超声报告解读

  • 4.3.1 影像描述
    • 4.3.2 超声诊断
    • 4.3.3 临床意义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儿童思维导图英语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