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二回思维导图
《水浒传第二回思维导图》
一、 开端:史进拜师与王进流亡
1. 史进习武
- 起因: 史进自幼不务农业,痴迷练武。
- 师傅: 多位师傅,习得十八般武艺,皆不得真传,花架子而已。
- 表现:
- 结局: 无一精通,仍是村夫水平。
2. 王进出场
- 身份: 禁军教头,奉命教训高俅。
- 起因:
- 高俅升官后,公报私仇,欲加害王进。
- 王进得知高俅为人,料定难逃其害。
- 决心: 连夜带母逃离东京。
3. 王进母子投宿史家庄
- 经过:
- 王进母子路过史家庄,求宿。
- 史进热情款待,提供食宿。
- 巧遇:
- 史进演示武艺,被王进看出破绽。
- 王进指点史进,史进虚心求教。
二、 发展:王进传艺与史进学武
1. 王进传艺
- 原因:
- 感慨史进一片诚心,王进答应教授武艺。
- 王进母亲认可史进为人,劝儿子留下。
- 过程:
- 王进耐心教导,纠正史进错误。
- 史进勤学苦练,武艺大进。
- 对比:
- 昔日花架子,如今扎实基本功。
- 史进进步神速,远超以往。
2. 史进学武
- 态度: 恭敬虚心,认真学习。
- 成果:
- 王进悉心传授,十八般武艺尽得真传。
- 史进武艺精湛,脱胎换骨。
- 师徒情谊: 王进视史进如子,史进尊王进如父。
三、 转折:史进失手与私放响马
1. 史进失手
- 起因:
- 史进武艺大成,忍不住技痒。
- 与庄客比武,失手伤人。
- 后果:
- 庄客受伤,史进内疚。
- 王进责备史进,告诫他武艺高强更应谨慎。
2. 私放响马
- 背景:
- 过程:
- 史进埋伏抓获朱武、陈达、杨春三人。
- 听闻三人义气,史进敬佩。
- 朱武以“忠义”打动史进,说明劫富济贫的原因。
- 结果:
四、 结局:王进离去与史进被捕
1. 王进离去
- 原因:
- 史进私放响马,王进担忧惹祸上身。
- 王进决意继续流亡,寻找安身之处。
- 告别:
- 王进语重心长告诫史进,要谨慎行事。
- 师徒依依不舍,含泪分别。
- 预示: 王进的离去,预示着史进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2. 史进被捕
- 告密: 庄客告发史进私放响马。
- 抓捕: 官府派兵围剿史家庄,捉拿史进。
- 逃亡:
- 史进奋力抵抗,杀退官兵。
- 史进被迫逃亡,彻底走上反抗道路。
- 总结: 史进从一个地主少爷,变成了官府通缉的逃犯。
五、 核心人物分析
1. 史进
- 性格:
- 鲁莽,好勇斗狠。
- 讲义气,重感情。
- 容易冲动,缺乏思考。
- 转变:
- 从地主少爷到逃亡者,是命运的转折。
- 被逼无奈,走上反抗之路。
2. 王进
- 性格:
- 谨慎,沉稳。
- 正义感强,不畏强权。
- 有担当,有责任心。
- 作用:
- 史进的引路人,改变了史进的命运。
- 体现了《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主题。
3. 朱武等三人
- 性格:
- 作用:
- 引领史进走上梁山之路。
- 体现了《水浒传》中对“义”的推崇。
六、 主题思想
- 官逼民反: 高俅的横行霸道,王进被迫流亡,史进因私放响马被官府追捕,都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 义气: 史进私放响马,结为兄弟,体现了江湖义气。
- 命运: 史进的命运转变,是小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 武艺: 武艺是生存的手段,也是反抗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