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思维导图》
一、炎症反应概述
1.1 定义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性刺激(如病原体、损伤组织、化学物质)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保护性的生物学反应。旨在清除损伤因子,修复受损组织,维持机体稳态。
1.2 炎症反应的特点
- 局部性: 主要发生在损伤部位或周围组织。
- 全身性: 在严重炎症反应时,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
- 双重性: 既有保护作用,也有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 时序性: 炎症反应过程呈现出特定的时间顺序,包括启动、放大、消退等阶段。
1.3 炎症反应的五个基本特征(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 红 (Rubor): 由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引起。
- 肿 (Tumor): 由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液体渗出引起。
- 热 (Calor): 由血流增加和局部代谢活跃引起。
- 痛 (Dolor): 由炎症介质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
- 功能障碍 (Functio laesa): 由疼痛、肿胀和组织损伤引起。
二、炎症反应的诱发因素
2.1 生物性因素
- 病原微生物: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 毒素: 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2.2 物理性因素
- 机械损伤: 擦伤、切割伤、骨折等。
- 热损伤: 烧伤、烫伤等。
- 冷损伤: 冻伤等。
- 辐射: 紫外线、X射线等。
2.3 化学性因素
- 酸、碱: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
- 有机溶剂: 苯、甲苯等。
- 药物: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 毒物: 重金属、农药等。
2.4 免疫性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过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等。
- 移植排斥反应: 针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
2.5 组织坏死
- 缺血性坏死: 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 凝固性坏死: 肾脏坏死等。
- 液化性坏死: 脑组织坏死等。
三、炎症反应的细胞成分
3.1 固有免疫细胞
- 巨噬细胞: 吞噬病原体、清除坏死组织、释放炎症介质。
-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激活适应性免疫。
-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杀伤被感染或肿瘤细胞。
- 肥大细胞: 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参与过敏反应。
- 嗜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释放酶类。
- 嗜酸性粒细胞: 参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 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释放组胺和肝素。
3.2 适应性免疫细胞
- T细胞:
- 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激活巨噬细胞。
- 细胞毒性T细胞 (Tc细胞): 杀伤被感染或肿瘤细胞。
- 调节性T细胞 (Treg细胞): 抑制免疫反应,维持免疫耐受。
- B细胞: 产生抗体,中和病原体、激活补体。
四、炎症反应的介质
4.1 血管活性胺类
- 组胺: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收缩。
- 血清素: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4.2 血浆蛋白系统
- 补体系统:
- 经典途径、替代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 激活炎症反应、调理作用、细胞溶解。
- 凝血系统:
- 纤维蛋白形成: 促进炎症反应、隔离病灶。
- 激肽系统:
- 缓激肽: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疼痛。
4.3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 前列腺素 (PGs): 血管扩张、疼痛、发热。
- 血栓素 (TXA2): 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
- 白三烯 (LTs): 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收缩、趋化作用。
- 脂氧素 (LXs): 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炎症消退。
4.4 细胞因子
-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热、恶病质。
- 白细胞介素 (IL-1, IL-6, IL-8, IL-10, IL-12): 参与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
- 趋化因子: 吸引炎症细胞到炎症部位。
4.5 溶酶体成分
- 酸性水解酶: 降解病原体和坏死组织。
- 中性蛋白酶: 破坏细胞外基质。
4.6 其他介质
- 活性氧 (ROS): 杀伤病原体、损伤组织。
- 一氧化氮 (NO): 血管扩张、杀伤病原体。
五、炎症反应的类型
5.1 急性炎症
- 持续时间短: 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消退。
- 主要细胞成分: 嗜中性粒细胞。
- 主要特征: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
5.2 慢性炎症
- 持续时间长: 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 主要细胞成分: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 主要特征: 组织破坏、纤维化、血管新生。
- 肉芽肿性炎症: 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由巨噬细胞聚集形成肉芽肿。
六、炎症反应的结果
6.1 炎症消退
- 损伤因子被清除。
- 炎症介质减少。
- 组织修复。
- 恢复正常功能。
6.2 组织修复
- 再生: 受损组织由相同类型的细胞替代,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 瘢痕形成: 受损组织由纤维组织替代,形成瘢痕,可能影响器官功能。
6.3 慢性炎症
- 炎症反应持续存在。
- 组织损伤不断加重。
- 器官功能障碍。
6.4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 严重炎症反应引起的全身性症状。
- 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 危及生命。
七、炎症反应的治疗
7.1 病因治疗
- 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手术清除病灶等。
7.2 对症治疗
- 减轻炎症症状: 止痛药、退烧药、抗过敏药等。
7.3 抗炎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 糖皮质激素: 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
- 生物制剂: 靶向特定炎症介质或细胞。
7.4 支持治疗
- 维持生命体征。
- 营养支持。
- 器官功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