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分词思维导图》
一、过去分词的概念与形式
1.1 定义
- 动词的一种非谓语形式,具有形容词或副词的性质。
- 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状态的被动。
- 常与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或被动语态。
1.2 形式
- 规则动词: 一般在动词原形后加-ed(如:worked, played, studied)。
- 特殊规则:
-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 (如:love - loved, bake - baked)。
-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将y改为i再加-ed (如:study - studied, cry - cried)。
- 重读闭音节的动词,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d (如:stop - stopped, plan - planned)。
- 特殊规则:
- 不规则动词: 过去分词形式不规则,需要记忆(如:go - gone, see - seen, eat - eaten)。
- 常见的变化规律:
- 元音变化型 (如:sing - sang - sung)。
- -en结尾型 (如:break - broke - broken)。
- 部分相同型 (如:cut - cut - cut)。
- 完全不同型。
- 常见的变化规律:
二、过去分词的用法
2.1 作定语
- 前置定语: 修饰名词,表示该名词所处的状态或已经完成的动作。
- 例子:a broken window(一扇破损的窗户), a finished task(一项完成的任务)。
- 后置定语: 当过去分词短语较长或为了避免歧义时,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面。
- 例子:The book written by Hemingway is fascinating. (海明威写的这本书很吸引人。)
- 常见结构:名词 + 过去分词短语 (介词短语,状语等)。
2.2 作表语
- 与系动词连用,表示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感受。
- 常见的系动词:be, feel, look, seem, appear, get, become 等。
- 例子:He is tired. (他很累。) The door was locked. (门被锁上了。) I feel relaxed. (我感到放松。)
2.3 作宾语补足语
- 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或结果,使句子意思完整。
- 常见动词:want, need, get, have, see, hear, find, keep, make 等。
- 例子:I want the room cleaned. (我想把房间打扫干净。) I heard my name called. (我听到我的名字被叫到。) He got his car repaired. (他把车修好了。)
2.4 作状语
- 表示时间:
- 例子:Born in 1990, he is a talented musician. (出生于1990年,他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
- 表示原因:
- 例子:Discouraged by the failure, he decided to give up. (因为被失败所打击,他决定放弃。)
- 表示条件:
- 例子:Given more time, we could finish the project.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就能完成这个项目。)
- 表示结果:
- 例子:He studied hard, determined to succeed. (他努力学习,决心成功。)
- 表示让步:
- 例子:Though defeated, he refused to give up. (即使被打败,他仍然拒绝放弃。)
- 表示方式、伴随状态:
- 例子:He sat there, lost in thought. (他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2.5 构成复合形容词
- 过去分词与其他词类(通常是名词或副词)组合构成复合形容词。
- 例子:a hand-written letter(一封手写的信), a well-known artist(一位著名的艺术家), a newly-married couple(一对新婚夫妇)。
2.6 构成固定短语
- 许多固定短语中包含过去分词。
- 例子:be interested in, be worried about, be involved in, be satisfied with, be used to 等。
三、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
3.1 含义
- 过去分词: 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状态的被动。
- 现在分词: 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主动。
3.2 用法
- 过去分词: 常用于表示被动或完成的概念,修饰的对象通常是被动地承受动作或处于某种完成的状态。
- 现在分词: 常用于表示主动或正在进行的概念,修饰的对象通常是主动地发出动作或正在进行某种状态。
3.3 例子对比
- 过去分词: a broken vase(一个破碎的花瓶,花瓶是被打破的), a frozen lake(一个结冰的湖,湖是被冻结的)。
- 现在分词: a running boy(一个跑步的男孩,男孩正在跑步), a singing bird(一只唱歌的鸟,鸟正在唱歌)。
四、注意事项
4.1 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
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因此一般没有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
-
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通常只表示完成状态,作定语或表语,很少作状语。
- 例子:a fallen leaf (一片落叶), He is gone. (他走了。)
4.2 过去分词作状语的逻辑主语
- 例子:a fallen leaf (一片落叶), He is gone. (他走了。)
-
过去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必须与句子的主语一致,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 错误例子:Tired from the long walk, a taxi was hailed. (错误,疲惫的不是出租车)
- 正确例子:Tired from the long walk, I hailed a taxi. (因为走了很长的路,我很疲惫,所以叫了出租车。)
4.3 动词的时态语态
-
理解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有助于正确使用过去分词。
-
过去分词是构成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的关键成分。
五、总结
- 过去分词是英语语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掌握其形式、用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理解和运用英语至关重要。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可以更好地掌握过去分词,提高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