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思维导图》
一、 乡村振兴战略总览
1.1. 战略意义
- 1.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 1.1.2.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 1.1.3.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2. 总体要求
- 1.2.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1.2.2.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1.2.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2.4. 坚持改革创新
- 1.2.5.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1.3. 发展目标
- 1.3.1. 产业兴旺
- 1.3.1.1.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1.3.1.2.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1.3.2. 生态宜居
- 1.3.2.1.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1.3.2.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1.3.3. 乡风文明
- 1.3.3.1.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3.3.2.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1.3.4. 治理有效
- 1.3.4.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1.3.4.2.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 1.3.5. 生活富裕
- 1.3.5.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1.3.5.2.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二、 产业兴旺
2.1.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2.1.1.1.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 2.1.1.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1.1.3. 发展智慧农业
- 2.1.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2.1.2.1.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2.1.2.2.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 2.1.2.3. 发展绿色农业
- 2.1.3.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2.1.3.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1.3.2. 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
- 2.1.3.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2.2.1. 拓展农业功能
- 2.2.1.1.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2.2.1.2. 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 2.2.1.3. 发展农村电商
- 2.2.2.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 2.2.2.1. 发展创意农业
- 2.2.2.2. 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 2.2.2.3. 发展乡村手工艺
- 2.2.3. 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 2.2.3.1. 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 2.2.3.2. 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 2.2.3.3. 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三、 生态宜居
3.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3.1.1. 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 3.1.1.1.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 3.1.1.2. 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 3.1.1.3.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
- 3.1.2.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 3.1.2.1. 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3.1.2.2. 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 3.1.2.3. 加强农村河道沟渠治理
- 3.1.3.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 3.1.3.1. 普及卫生厕所
- 3.1.3.2. 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
- 3.1.3.3. 加强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
3.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3.2.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3.2.1.1. 推广科学施肥用药
- 3.2.1.2. 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3.2.1.3.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3.2.2. 加强农村水土流失治理
- 3.2.2.1.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 3.2.2.2. 保护森林植被
- 3.2.2.3. 加强生态修复
- 3.2.3. 加强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3.1. 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 3.2.3.2.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
- 3.2.3.3.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
四、 乡风文明
4.1.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1.1. 挖掘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 4.1.1.1. 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 4.1.1.2.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4.1.1.3. 保护乡村文物古迹
- 4.1.2. 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 4.1.2.1. 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 4.1.2.2. 创作乡村题材文艺作品
- 4.1.2.3. 传承乡村传统习俗
- 4.1.3.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 4.1.3.1. 鼓励文化志愿者服务乡村
- 4.1.3.2. 支持乡村文化队伍建设
- 4.1.3.3. 培养乡村文化带头人
4.2. 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 4.2.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1.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2.1.2. 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 4.2.1.3. 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 4.2.2.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 4.2.2.1. 抵制陈规陋习
- 4.2.2.2. 倡导文明节俭办事
- 4.2.2.3. 规范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
- 4.2.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4.2.3.1. 创建文明村镇
- 4.2.3.2. 创建星级文明户
- 4.2.3.3. 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五、 治理有效
5.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5.1.1.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 5.1.2. 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作用
- 5.1.3. 提升村党组织服务能力
5.2.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 5.2.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 5.2.2.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5.2.3. 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5.3.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 5.3.1.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5.3.2. 健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 5.3.3. 加强农村信访工作
六、 生活富裕
6.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6.1.1.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6.1.2.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 6.1.3.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6.2.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 6.2.1.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 6.2.2.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6.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3. 缩小城乡差距
- 6.3.1.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
- 6.3.3.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