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摘抄图片》
前言
《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以尼尔斯这个顽皮孩子为主角,讲述了他因捉弄小精灵而被变成拇指大小的小人后,骑着家鹅莫顿,跟随一群野鹅从瑞典南部飞往北部的拉普兰,一路上经历各种冒险和奇遇的故事。 它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更是一部生动展现瑞典风土人情的地理人文百科全书。
人物形象
- 尼尔斯: 从一个顽皮、自私、不爱劳动的小男孩,通过旅行中的种种经历,逐渐变得勇敢、善良、乐于助人,最终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少年。他的转变是故事的核心,也是作品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 莫顿: 原本是家鹅,贪吃懒惰,却因为尼尔斯的陪伴,激发了野性,变得勇敢、忠诚,与尼尔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象征着潜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 阿卡: 野鹅群的首领,经验丰富,智慧果断,是整个鹅群的保护者和引导者。她象征着领导者的责任和力量。
- 斯明: 狡猾的狐狸,总是试图抓捕鹅群,是旅程中的主要反派角色。 但他也展现了动物求生的本能,以及自然界的残酷竞争。
经典语录摘抄
- “孩子,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尊重生命,善待他人。” (阿卡经常告诫尼尔斯的话,体现了作品的核心价值观。)
-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克服恐惧,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尼尔斯在经历一次次冒险后,对勇敢的理解更加深刻。)
-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唾手可得的,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尼尔斯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后,获得的成就感让他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
- “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更是一种归属感,一种温暖的回忆。” (尼尔斯最终回到家乡,体会到家的珍贵。)
- “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作品中对瑞典各地的风光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 “莫顿是一只好鹅,我爱他。” (尼尔斯在离开莫顿时的真情流露,体现了友谊的珍贵。)
场景描写摘抄及感悟
- 斯科讷平原的广袤: "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点缀着红顶农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 斯科讷平原的描写展现了瑞典南部富饶的农业景象,也给尼尔斯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
- 维纳恩湖的壮丽: "湖面波光粼粼,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宛如一颗颗绿宝石。" 维纳恩湖的描写突出了瑞典湖泊的壮美,也让尼尔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 斯德哥尔摩的繁华: "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斯德哥尔摩的描写展现了瑞典的首都的现代化气息,也让尼尔斯见识了不同于乡村的风貌。
- 拉普兰的寒冷与神秘: "白雪皑皑的群山连绵起伏,冰封的湖面像一面银色的盾牌,远处传来狼的嚎叫,一切都显得那么寒冷而神秘。" 拉普兰的描写突出了瑞典北部的严酷环境,也营造了一种探险的氛围。
- 戈塔运河的繁忙: "运河上行驶着各种各样的船只,岸边停靠着装满货物的大船,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货物,一片繁忙的景象。" 戈塔运河的描写展现了瑞典发达的水运交通,也体现了人们辛勤劳作的精神。
主题思想
- 成长与转变: 尼尔斯的转变是作品的核心,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在经历社会实践后所能获得的成长。
- 友谊与忠诚: 尼尔斯与莫顿、与野鹅群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彼此的忠诚,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 热爱家乡: 作品对瑞典各地风光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也激发了读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 责任与勇气: 尼尔斯在旅程中逐渐承担起责任,勇敢地面对困难,体现了作品对责任感和勇气的赞扬。
- 自然与人文: 作品将瑞典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了解瑞典的文化和地理。
艺术特色
- 拟人化手法: 作品中大量的动物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智慧,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 丰富的想象力: 作品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将瑞典的自然风光与神话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生动的语言: 作品的语言简洁流畅,充满童趣,适合儿童阅读。
- 寓教于乐: 作品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如尊重生命、热爱家乡、勇敢面对困难等。
总结
《骑鹅旅行记》是一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它不仅带给读者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更让我们在欣赏瑞典风光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尼尔斯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勇敢面对挑战,勇于承担责任,就能实现自我的蜕变,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它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能让成年人在重温童年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