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厘米思维导图二年级》
中心主题: 米和厘米
I. 认识米和厘米
A. 长度单位
-
1. 什么是长度?
- 描述物体长短的概念。
- 生活实例:铅笔的长度,课桌的长度,教室的长度。
-
2. 为什么要使用长度单位?
- 方便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 避免使用不规范的测量方式(例如:用手量)。
-
3. 常见的长度单位
- 米 (m)
-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
- 符号:m
- 用途:测量较长的物体,如房间的长度,操场的长度,身高。
- 工具:米尺,卷尺。
- 参照物:一步的距离(估算)。
- 厘米 (cm)
- 较小的长度单位。
- 符号:cm
- 用途:测量较短的物体,如铅笔的长度,橡皮的长度,书本的厚度。
- 工具:直尺。
- 参照物:指甲的宽度(估算)。
- 米 (m)
B. 米和厘米的关系
-
1. 单位换算
- 1 米 = 100 厘米
- 记忆方法:一棵大树(米)有很多小的花瓣(厘米),一百片。
- 公式:米 × 100 = 厘米
- 公式:厘米 ÷ 100 = 米
-
2. 换算练习
- 例1:2 米 = (200) 厘米
- 例2:300 厘米 = (3) 米
- 例3:1 米 50 厘米 = (150) 厘米
- 例4:280 厘米 = (2) 米 (80) 厘米
- 注意:书写单位时,要写清楚是米还是厘米。
II. 测量物体
A. 测量方法
-
1. 使用直尺测量
- 零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
- 观察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 读数时眼睛要与刻度垂直。
- 注意:如果物体不是从零刻度开始,需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
2. 使用米尺或卷尺测量
- 与直尺类似,但适用于较长的物体。
- 展开卷尺,对齐起点。
- 读取终点刻度。
- 注意:卷尺容易弯曲,测量时要拉直。
B. 测量步骤
-
1. 确定测量工具
- 根据物体长度选择合适的工具(直尺、米尺、卷尺)。
-
2. 对齐起点
- 将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
3. 读取刻度
- 眼睛与刻度线垂直,读取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
4. 记录结果
- 写明数字和单位(米或厘米)。
C. 测量技巧
-
1. 估算
- 在测量前先估算一下物体的长度,可以帮助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合理。
- 利用参照物进行估算,例如:铅笔的长度,手的宽度。
-
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可以减少测量误差。
-
3. 注意细节
- 测量时要保持尺子平直。
- 读数时眼睛要与刻度线垂直。
III. 解决问题
A. 比较长度
-
1. 直接比较
- 当两个物体的长度单位相同时,可以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
- 例如:25 厘米 > 20 厘米
-
2. 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 当两个物体的长度单位不同时,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 例如:1 米 和 80 厘米
- 换算:1 米 = 100 厘米
- 比较:100 厘米 > 80 厘米
B. 加减计算
-
1. 同单位相加减
- 单位相同,直接进行数字的加减运算。
- 例如:20 厘米 + 30 厘米 = 50 厘米
-
2. 不同单位相加减
- 先统一单位,再进行加减运算。
- 例如:1 米 + 50 厘米
- 换算:1 米 = 100 厘米
- 计算:100 厘米 + 50 厘米 = 150 厘米
-
3. 列竖式计算
- 注意:相同单位对齐。
C. 实际应用
-
1. 生活中的应用
- 测量身高,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房间的长度。
- 制作手工,剪裁布料。
-
2. 数学题的应用
- 解决与长度有关的实际问题。
- 例如:一根绳子长 2 米,剪去 80 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IV. 拓展延伸
A. 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km)
- 1. 认识千米
- 1 千米 = 1000 米
- 用途:测量更长的距离,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B. 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mm)
- 1. 认识毫米
- 1 厘米 = 10 毫米
- 用途:测量非常小的物体的长度。
C. 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总览
- 1 千米 (km) = 1000 米 (m)
- 1 米 (m) = 100 厘米 (cm)
- 1 厘米 (cm) = 10 毫米 (mm)
V. 练习巩固
A. 填空题
- 1 米 = ( ) 厘米
- 500 厘米 = ( ) 米
- 2 米 30 厘米 = ( ) 厘米
- 360 厘米 = ( ) 米 ( ) 厘米
B. 判断题
- 1 米 比 90 厘米短。( )
-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
- 100 厘米 比 1 米 长。( )
C. 选择题
- 一根绳子长 5 米,用去 2 米,还剩 ( )。
- A. 3 厘米
- B. 3 米
- C. 7 米
D. 应用题
- 小明身高 1 米 20 厘米,小红身高 1 米 30 厘米,小红比小明高多少厘米?
VI. 总结
- 掌握米和厘米的认识、换算和测量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良好的测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