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思维导图

《政治文化生活思维导图》

一、政治生活

1. 政治的本质与功能

1.1 政治的本质:

  • 经济基础的反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
  • 阶级性: 政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公共性: 政治是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即使在阶级社会,也存在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政治活动。

1.2 政治的功能:

  • 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防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障国家主权独立。
  • 维护社会秩序: 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 组织经济建设: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利益关系,推动经济发展。
  • 组织文化建设: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国民素质。
  • 提供公共服务: 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

2.1 我国的国家性质: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2.2 我国的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地位: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原则: 民主集中制。
    • 职权: 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 代表: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多党合作: 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 政治协商: 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地位: 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 原则: 在统一领导下,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 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内容: 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
    • 意义: 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3. 民主与法治

3.1 民主:

  •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 公民的政治参与: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 政治参与的方式: 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民主监督:
    • 形式: 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等。
    • 意义: 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3.2 法治:

  • 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宪治国。
  • 法律的特征: 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普遍有效。
  • 公民的法律意识:
    • 内容: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 意义: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二、文化生活

1. 文化及其作用

1.1 文化的含义:

  • 广义: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 主要指精神文化,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1.2 文化的作用: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
    • 塑造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 维系社会稳定: 共同的文化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维系社会稳定。
    • 促进社会发展: 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2.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2.1 文化的多样性:

  • 表现: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文化的多样性。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2 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的方式: 贸易、旅游、留学、艺术展览、文化演出等。
  • 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发展,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文明进步。
  •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吸收。

3. 中华文化

3.1 中华文化的特点:

  • 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从未中断。
  • 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 内容: 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 传承和发展:
    • 态度: 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途径: 教育、宣传、文化活动等。

4. 文化创新

4.1 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4.2 文化创新的途径:

  • 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4.3 文化创新的作用:

  • 推动社会进步: 先进的文化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推动社会进步。
  • 提升民族凝聚力: 共同的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的文化能够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鲁滨孙漂流记思维导图大全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