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思维导图
《说明方法思维导图》
一、 定义与分类
1.1 定义
- 使用简明、客观的语言,对事物的特征、构造、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解释和说明,使读者获得知识和理解。
1.2 分类 (常见说明方法)
- 概念分类:
- 根据说明方法的不同角度和功能进行分类。
- 重点在于理解每种说明方法的核心特征。
- 详略分类:
- 有些方法侧重细节描述,如举例子、列数字。
- 有些方法侧重整体把握,如作比较、分类别。
- 逻辑分类:
- 有些方法侧重逻辑推理,如下定义、作诠释。
- 有些方法侧重实际应用,如打比方、摹状貌。
二、 核心说明方法详解
2.1 下定义
- 定义: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 作用: 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 要点:
- 明确被定义的事物(种概念)。
- 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属概念+种差)。
- 语言简洁、准确、科学。
- 示例: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2.2 作诠释
- 定义: 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进行解释说明。
- 作用: 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内涵。
- 要点:
- 解释范围更广,可涉及事物的多个方面。
- 可以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具体事例、数据分析等。
- 重在阐释,而非简单地下定义。
- 示例: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高速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自动化计算工具。” (对其功能进行详细解释)
2.3 打比方 (比喻说明)
- 定义: 用相似的事物来比喻要说明的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深奥的事理变得浅显。
- 作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 要点:
- 本体、喻体、相似点。
- 喻体必须是读者熟知且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
- 比喻要贴切、自然、生动。
- 示例: “石拱桥的桥洞像虹。”
2.4 列数字
- 定义: 用具体的数据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 作用: 使说明更科学、更精确,增强说服力。
- 要点:
- 数字必须真实、可靠。
- 要结合语境分析数字的含义。
- 数字的运用要恰当,避免滥用。
- 示例: “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2.5 举例子
- 定义: 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 作用: 使说明更具体、更形象,增强说服力。
- 要点:
- 例子要典型、有代表性。
- 例子要与说明的观点紧密结合。
- 例子的叙述要简明扼要。
- 示例: “许多植物靠风力传播种子,蒲公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6 分类别
- 定义: 将说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别说明。
- 作用: 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 要点:
- 分类标准要明确、统一。
- 类别之间要互不交叉、互不遗漏。
- 分类要合理、科学。
- 示例: “根据用途,电子计算机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2.7 作比较
- 定义: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 作用: 使说明更鲜明、更突出,便于读者理解。
- 要点:
- 要有明确的比较对象。
- 要有明确的比较点。
- 比较要客观、公正。
- 示例: “石拱桥比欧洲的拱桥早了约1000年。”
2.8 摹状貌
- 定义: 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状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 作用: 使说明更生动、更形象,增强感染力。
- 要点:
- 描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 描写要细致、具体。
- 描写要与说明的目的相一致。
- 示例: “那里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险峻陡峭,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
2.9 列图表
- 定义: 运用图画或表格将信息更直观地展现出来。
- 作用: 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 要点:
三、 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3.1 单一运用
3.2 综合运用
- 在同一篇文章或段落中,同时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 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说明事物。
- 注意: 综合运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并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四、 说明方法运用注意事项
4.1 准确性
- 说明的内容必须准确、真实,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夸大的成分。
4.2 客观性
- 说明的语言必须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感情色彩。
4.3 条理性
4.4 简洁性
- 说明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冗长或晦涩的语句。
4.5 针对性
- 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和读者,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五、 练习与提升
5.1 实例分析
- 选取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分析其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2 写作实践
5.3 技巧总结
5.4 阅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