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测量的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测量的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 概念理解:
- 什么是长度? (两点之间的距离)
- 长度单位的作用:为了准确描述长度,需要统一的标准。
- 常用的长度单位: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米(m), 千米(km)。
-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 1厘米(cm) = 10毫米(mm)
- 1分米(dm) = 10厘米(cm)
- 1米(m) = 10分米(dm)
- 1米(m) = 100厘米(cm)
- 1千米(km) = 1000米(m)
- 测量工具:
- 直尺:
- 用途:测量较短的线段长度。
- 使用方法:零刻度对准起点,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 注意:读数时要看清楚单位。
- 卷尺:
- 用途:测量较长的距离或者曲线的长度。
- 使用方法:拉直卷尺,对准起点,读数。
- 注意:避免卷尺弯曲,影响测量结果。
- 米尺:
- 估测:
- 建立参照物:利用身体上的部位作为参照物,比如手指宽度、臂长等。
- 练习估测: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提高估测的准确性。
- 应用场景:在没有测量工具时,可以估测物体的长度。
- 单位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例如:2米 = 2 * 100 = 200厘米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例如:3000米 = 3000 / 1000 = 3千米
- 混合单位换算:将不同单位的部分分别换算成同一单位,再相加。例如:2米50厘米 = 200厘米 + 50厘米 = 250厘米
- 实际应用:
- 测量课桌、书本的长度和宽度。
- 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 测量操场的长度和宽度。
- 解决生活中与长度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需要多少米绳子。
二、质量的测量
- 概念理解:
- 什么是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质量单位的作用:为了准确描述质量,需要统一的标准。
- 常用的质量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 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 1千克(kg) = 1000克(g)
- 1吨(t) = 1000千克(kg)
- 测量工具:
- 天平:
- 用途:测量较轻物体的质量。
- 使用方法:保持天平平衡,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 台秤:
- 用途:测量较重物体的质量。
- 使用方法:将物体放在秤盘上,读取指针显示的质量。
- 磅秤:
- 估测:
- 常见物品的质量:例如:一袋盐的质量,一袋米的质量。
- 通过感知:用手掂量物体,初步判断其质量。
- 单位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例如:3千克 = 3 * 1000 = 3000克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5000千克 = 5000 / 1000 = 5吨
- 实际应用:
- 测量鸡蛋、苹果的质量。
- 测量书包的质量。
- 了解日常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例如:一袋洗衣粉的质量。
- 解决生活中与质量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购买食材时计算总质量。
三、时间的测量
- 概念理解:
- 什么是时间? (事物变化的过程)
- 时间单位的作用:为了准确描述时间,需要统一的标准。
- 常用的时间单位:秒(s), 分(min), 时(h), 日, 月, 年。
- 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 1分(min) = 60秒(s)
- 1时(h) = 60分(min)
- 1日 = 24时(h)
- 一个月大约有30天
- 一年有12个月
- 测量工具:
- 钟表:
- 时针:指示小时。
- 分针:指示分钟。
- 秒针:指示秒。
- 读取时间:根据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准确读取时间。
- 电子表:
- 日历:
- 时间的计算:
- 经过时间的计算: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 简单的时间加减法:例如:从8:00到8:30经过了多少分钟?
- 时间单位的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例如:2时 = 2 * 60 = 120分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180秒 = 180 / 60 = 3分
- 实际应用:
- 安排作息时间。
- 计算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
- 理解交通工具的时刻表。
- 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路程所需的时间。
四、 周长
- 概念理解:
- 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 特殊图形的周长: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测量方法:
- 绕线法:用线绕图形一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
- 滚动法:将图形在直线上滚动一周,测量滚动的距离。
- 直接测量:用尺子直接测量图形各边的长度,然后相加。
- 实际应用:
- 测量课桌面、黑板的周长。
- 计算花坛、操场的周长。
- 解决生活中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围栏所需的长度。
五、重点与难点
- 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换算。
- 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 时间的计算。
- 周长的理解与计算。
-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复习方法
- 重新阅读课本,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 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进行实际测量,提高动手能力。
- 总结易错点,避免类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