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的由来思维导图
《生物人的由来思维导图》
一、基因与遗传
1. 基因的本质
- 1.1 DNA
- 1.1.1 双螺旋结构
- 1.1.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 C-G)
- 1.1.3 复制:半保留复制
- 1.2 RNA (mRNA, tRNA, rRNA)
- 1.2.1 转录:DNA -> mRNA
- 1.2.2 翻译:mRNA -> 蛋白质
- 1.3.1 三联体密码子
- 1.3.2 简并性
2. 遗传规律
- 2.1 孟德尔定律
- 2.1.1 分离定律
- 2.1.2 自由组合定律
- 2.1.2.1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2.2.1 连锁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
- 2.2.2 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 2.3.1 中心法则:DNA -> RNA -> 蛋白质
- 2.3.2 基因表达的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调控机制不同
3. 变异
- 3.1 基因突变
- 3.1.1 定义: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 3.1.2 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可逆性
- 3.1.3 诱发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 3.2.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 3.2.2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非整倍体、多倍体
- 3.3.1 自由组合: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
- 3.3.2 交叉互换: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二、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结构
- 1.1 原核细胞
- 1.1.1 无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 1.1.2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1.2.1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 1.2.2 细胞器:
- 1.2.2.1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1.2.2.2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 1.2.2.3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1.2.2.4 内质网: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 1.2.2.5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包装
- 1.2.2.6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1.3.1 流动镶嵌模型
- 1.3.2 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
2. 细胞的生命历程
- 2.1 细胞周期
- 2.1.1 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 2.1.2 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2.1.3 细胞分裂的意义: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 2.2.1 定义: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 2.2.2 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2.3.1 细胞衰老: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水分减少
- 2.3.2 细胞凋亡: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 2.4.1 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2.4.2 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易于转移
3. 细胞的代谢
- 3.1 光合作用
- 3.1.1 光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3.1.2 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
- 3.2.1 有氧呼吸
- 3.2.2 无氧呼吸
三、生物进化与多样性
1. 生物进化的证据
- 1.1 化石证据
- 1.2 比较解剖学
- 1.3 胚胎学
- 1.4 生物化学
2. 生物进化的理论
- 2.1 拉马克学说
- 2.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2.2.1 过度繁殖
- 2.2.2 遗传和变异
- 2.2.3 生存斗争
- 2.2.4 适者生存
- 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2.3.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2.3.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2.3.3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 2.3.4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 生物多样性
四、生物技术
1. 基因工程
- 1.1 目的基因的获取
- 1.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1.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1.4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2. 细胞工程
- 2.1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 2.2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
3. 其他生物技术
五、生物与环境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 1.1 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 能量流动
- 2.1.1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2.2.1 生物圈的碳循环、氮循环
- 2.3.1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