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课程思维导图

颜色课程,听着像那么回事,可真要掰开揉碎了去学,脑袋里头跟开了染坊似的,乱!所以,想把这摊子事儿理清楚,得有个法子,我琢磨来琢磨去,最趁手的还是那玩意儿——思维导图。不是那种规规矩矩、八股文式的图,而是跟着我的思绪、我的困惑、我的“啊哈”时刻跑的一张活地图。

这张图,中心肯定是那个大大的“颜色”俩字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的颜色学习之旅”。从这儿,四面八方地长枝丫。

第一根大枝,肯定得是 理论基础。别嫌枯燥,这是根儿。得搞明白光是怎么回事儿,牛顿那家伙怎么用三棱镜把白光劈开的。那七道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小时候背得溜,长大才知道它们波长不一样,能量也不同。然后就是各种 色彩模型,听着头大,RGB、CMYK、HSL、LAB……天哪,是不是想骂人?RGB 是加色,玩儿光的,屏幕上用的多,红绿蓝混一起变白。CMYK 是减色,玩儿料的,油墨印刷用,青品黄黑叠上去变黑。HSL 呢,挺直观,色相、饱和度、亮度,调起来有感觉。LAB 更神,据说跟人眼感知更接近,但数学公式看着就脑仁疼。这些,就像是不同的语言体系,得硬着头皮啃。啃下去了,你才知道为什么手机里调个图,跟打印出来的差那么多。这里面的 原色间色复色,也得理清。原色不是谁都能当的,它们得是独立不依的,能调出别的色,自己却不是别的色调出来的。红黄蓝?那是美术上的概念。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印刷的是青品黄。概念别混了,一混就乱成一锅粥。

第二根粗枝,必须是 色彩感知与心理。这块儿可就有意思多了,活的!颜色不是死的,它跟咱的眼睛、咱的心情、咱的文化背景都勾勾搭搭。为什么红色让人感觉热情、危险、兴奋?为什么蓝色让人觉得平静、忧郁、专业?黄色为什么看着亮堂、愉快,但有时也象征警告?这不光是生理反应,还有长年累月的文化积淀。婚礼上穿红还是穿白?丧事用黑还是用白?不同地方不一样,这背后都是颜色在讲故事。还有什么 冷暖色 啊,前进色后退色 啊。红色橙色看着就往前冲,蓝色紫色看着就往后退,绿不拉几的颜色感觉不上不下。这跟波长、跟视觉残留都有关。学这块,不能光看书,得看生活。去街上看招牌,看衣服,看画展,琢磨它为啥用这个色?想让我有啥感觉?这部分内容特别碎,像洒了一地的玻璃珠子,得一颗颗捡起来,串成串。

第三根大筋,是 色彩构成。这是把颜色用起来的“武功秘籍”。不是随便抓一把颜色往一块儿堆就叫构成的。这里头有大学问,有讲究。什么叫 色彩和谐?不是非得一样,而是放在一起看着顺眼,舒服。有各种套路:单色邻近色互补色分裂互补色三色组四色组……听着晕吗?一个一个试呗。单色就是从一个颜色出发,调它的明度和纯度,做出深浅不一、浓淡不同的感觉,挺保险,但也容易闷。邻近色,色轮上挨着的,像兄弟姐妹,搭一起通常不会出错,温馨和谐。互补色!这俩冤家对头,放在一起却能擦出最耀眼的火花!红对绿,蓝对黄,紫对黄——哎呀,不是,是紫对黄绿色。互补色对比 用好了,画面那个“跳”啊,“活”啊,特别抓人眼球,但用不好,就成了“刺眼”。分裂互补色、三色组啥的,是更复杂的搭配策略,玩儿的是平衡。除了搭配,还得看 明度 对比、纯度 对比、冷暖 对比。颜色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跟旁边的颜色怎么比?亮的搭暗的,灰的衬亮的,鲜艳的压住灰蒙的……这些都是构成的“潜规则”。感觉就像搭乐高,每块砖颜色形状不同,怎么拼出好看的造型,就看你了。

第四根枝桠,是 应用领域。学颜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用。用在哪里?多了去了!艺术 里不用说了,画家们玩颜色玩得出神入化,梵高、莫奈、毕加索,他们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光是看都能学半年。设计 呢?那就更五花八门了。平面设计 里的海报、Logo、包装,颜色是第一眼的冲击力。服装设计 讲究季节色、流行色、搭配色,穿对了颜色,人精神一百倍。室内设计 呢?墙壁颜色、家具颜色、灯光颜色,直接影响一个空间的氛围和人的情绪。甚至 数据可视化,用颜色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达信息,也得讲究。每个领域都有自己一套颜色偏好和禁忌,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部分,我的思维导图上就得有很多小分支,每个分支连着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服装搭配:上班穿什么色显专业?”、“UI设计:按钮用什么色用户愿意点?”。

最后一根枝,也是最重要的一根,我管它叫 实践与感觉。前面都是理论,都是别人的经验。颜色这东西,光看不练假把式。得上手!调色盘 就是战场。买一堆颜料,从最简单的三原色开始,自己去调,去感受。一份红加一份黄是橙,那一份半红加一份黄是什么橙?加点白呢?加点黑呢?自己调出来的,跟书上印的颜色块儿感觉完全不一样。得用眼睛去“量”颜色,去分辨那细微的差别。看一朵花,它的红色不是一个颜色,是深浅不一、带着光泽、甚至偏紫偏黄的一堆红色组合。画出来,或者用代码、用软件调出来,尽量去还原那种感觉。这部分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得多看别人的作品,优秀的,甚至是你觉得烂的,都要看,琢磨它好在哪儿,烂在哪儿,颜色用了什么小心思。

这张 颜色课程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我脑子里关于颜色知识和感悟的一个投影。它不是一张图钉死了的死板目录,而更像一片会生长的森林。每学到一点新东西,每对一种颜色有新的感悟,这片森林里就会多出一棵小树,或者原有的枝条变得更粗壮。有时候学着学着,会在 色彩构成 里突然想起 色彩心理 的某个点,或者在 应用 的时候发现某个 理论基础 没搞懂,再折回去看。它允许我跳跃,允许我混乱,只要最终能帮我把这门既科学又感性、既理性又充满惊喜的 颜色 课程给吃透,给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学颜色,学的是看世界的方式,是表达自己的语言。这张图,就是我的导航,我的笔记,更是我跟颜色死磕、最终和解的见证。不是别人塞给你的框架,而是自己一点点搭出来的窝。这才叫学东西嘛,得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不是浮在表面的。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阅读思维导图定位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