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发展史思维导图初中

《资本主义发展史思维导图初中》

中心主题:资本主义发展史

I. 资本主义萌芽(14-16世纪)

  • 概念: 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瓦解封建经济,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因素。

  • 地点: 意大利、英国等地。

  • 背景:

    • 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剩余产品增多。
    •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传统生产方式无法满足。
    • 城市自治运动:城市摆脱封建领主控制,有利于经济发展。
    • 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市场,促进了贸易。
  • 表现:

    • 手工业:
      • 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业者为商人工作,但工具和原料属于自己。
      • 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提供场地、工具和原料,手工业者成为雇佣工人。
      • 特点: 生产分工细致,效率提高;出现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农村:
      • 租地农场:富裕农民租用土地,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用于市场销售。
      • 特点: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现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土地关系的变化:
      • 农民摆脱封建束缚:获得人身自由,可以从事商品生产。
      • 土地集中: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早期资本积累。
  • 影响:

    • 冲击了封建经济体制: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市场,刺激了生产。
    • 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雇佣关系和资本积累。
    • 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经济条件。

II.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5-18世纪)

  • 背景:

    • 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对资本、原料、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 新航路开辟的刺激:为殖民扩张提供了地理条件。
    • 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积累财富。
    • 欧洲列强的崛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争夺殖民霸权。
  • 主要国家:

    • 葡萄牙:占据巴西、非洲和亚洲沿海地区。
    • 西班牙:占据美洲大部分地区。
    • 荷兰:“海上马车夫”,控制航运业和贸易,在亚洲、非洲、美洲建立殖民地。
    • 英国:通过三角贸易和殖民战争,逐步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主要手段:

    • 海盗掠夺:抢劫商船和沿海城市。
    • 欺诈贸易:以低价商品换取高价值的资源。
    • 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获取巨额利润。
    • 殖民战争:争夺殖民地和贸易控制权。
  • 影响:

    • 对殖民地:
      •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掠夺资源,破坏文化,奴役人民。
      • 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 对欧洲:
      • 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
      • 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市场,刺激了生产。
      • 改变了世界格局:确立了欧洲的中心地位。

III. 资产阶级革命(17-19世纪)

  • 原因:

    •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封建专制制度、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地位提高。
    • 启蒙运动的推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主要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 克伦威尔的统治。
      •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 《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 1787年宪法的制定: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
    • 法国大革命(1789-1799):
      • 《人权宣言》的发表: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
      • 拿破仑的统治。
  • 影响:

    • 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 建立了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IV. 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 原因:

    •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 资本积累的完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保障。
    • 市场需求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动力。
    •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 主要成就:

    • 棉纺织业的革新: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 蒸汽机的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成为普遍的动力来源。
    •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 新能源:煤炭的广泛应用。
  • 影响:

    •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 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贫富差距扩大。
    • 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 促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V. 资本主义的扩展与调整(19世纪后期-20世纪)

  •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 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的兴起。
    • 汽车、飞机、电话等新产品的出现。
    •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 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 列强瓜分世界:亚洲、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
    •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

    • 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缓解经济危机。
    • 福利制度的建立: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
    • 全球化的加速: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
  • 影响:

    •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 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贫富差距、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

总结: 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萌芽、扩张、革命、发展和调整等阶段。它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也造成了殖民掠夺和社会不公。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明智的选择。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地球年龄官司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