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思维导图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思维导图》

1. 核心概念:物质运输系统

  • 定义: 将营养物质、气体、激素、废物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
  • 主要组成: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 运输方式: 扩散、渗透、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体液流动。

2. 循环系统 (关键系统)

  • 2.1 心脏:
    • 结构: 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瓣膜(房室瓣、动脉瓣)。
    • 功能: 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循环。
    • 搏动: 心肌收缩与舒张(心率,心输出量)。
    • 传导系统: 窦房结(起搏点) -> 房室结 -> 希氏束 -> 浦肯野纤维。
  • 2.2 血管:
    • 动脉:
      • 特点: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压力高。
      •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
      • 类型: 主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动脉。
    • 静脉:
      • 特点: 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压力低,有静脉瓣。
      • 功能: 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
      • 类型: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静脉、各级分支静脉。
    • 毛细血管:
      • 特点: 管壁极薄(单层内皮细胞),管腔极细,血流速度极慢。
      • 功能: 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细胞周围。
  • 2.3 血液:
    • 血浆:
      • 成分: 水、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激素、抗体、废物等。
      •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维持血浆渗透压。
    • 血细胞:
      • 红细胞:
        • 特点: 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 功能: 运输氧气(少量二氧化碳)。
      • 白细胞:
        • 类型: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
        • 功能: 防御、免疫。
      • 血小板:
        • 特点: 无细胞核,体积小。
        • 功能: 止血、凝血。
  • 2.4 血液循环途径:
    • 体循环: 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毛细血管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
      • 功能: 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 肺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
      • 功能: 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门脉循环: 小肠、胃等消化器官的毛细血管 -> 门静脉 -> 肝脏的毛细血管 -> 肝静脉 -> 下腔静脉
      • 功能: 收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送到肝脏进行处理。
  • 2.5 淋巴循环:
    • 组成: 淋巴、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脾、胸腺、扁桃体)。
    • 功能: 回收组织液,运输脂肪,参与免疫。
    • 途径: 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 -> 淋巴管 -> 淋巴结 -> 淋巴干 -> 淋巴导管 -> 锁骨下静脉 -> 血液循环

3. 呼吸系统

  • 3.1 结构: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 3.2 功能: 进行气体交换。
  • 3.3 气体交换过程:
    • 肺泡与血液: 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扩散进行气体交换。
    • 血液与组织细胞: 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扩散进行气体交换。
  • 3.4 气体运输:
    • 氧气: 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
    • 二氧化碳: 少量由血红蛋白携带,大部分以碳酸氢根离子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4. 消化系统

  • 4.1 结构: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 4.2 功能: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 4.3 物质运输:
    • 小肠: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直接进入血液;甘油和脂肪酸先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合成脂蛋白,然后进入淋巴管,最后进入血液。
    • 大肠: 主要吸收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5. 泌尿系统

  • 5.1 结构: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 5.2 功能: 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 5.3 物质运输:
    • 肾脏: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 滤过: 将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 重吸收: 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重吸收回血液。
    • 尿液: 主要成分是水、尿素、尿酸、无机盐等。

6. 其他物质运输方式

  • 体液调节: 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
  •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 细胞内物质运输: 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等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7. 物质运输系统的协调

  • 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例如: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消化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8. 影响因素

  • 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气压等。
  • 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运动、疾病等。
  • 病理因素: 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四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