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思维导图
- 时间
-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 地点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主要议题
-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及宝贵经验
- 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 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 政治报告主题
- 核心思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 新的内涵和要求,增强自觉自信
- “三个自信”
- 理论自信
- 道路自信
- 制度自信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
- 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
- 指导思想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奋斗目标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重点聚焦此目标)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在十八大后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十八大报告为其奠定基础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
- 经济建设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
- 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政治建设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 文化建设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
- 社会建设
-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 优先发展教育,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生态文明建设
- 首次写入党章并纳入总体布局,摆在突出地位
- 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经济建设
- 党建工作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腐败 (形势严峻复杂,必须常抓不懈)
-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 其他重要领域论述
- 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对外工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领导集体更替
- 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