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战红孩儿思维导图

《西游记大战红孩儿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红孩儿

一、红孩儿背景

  • 身世
    • 牛魔王之子
    • 铁扇公主之子
    • 圣婴大王(自封)
  • 居住地
    • 号山
    • 枯松涧
    • 火云洞
  • 特点
    • 法力高强
    • 擅长三昧真火
    • 心狠手辣
    • 狡猾多端
    • 残忍好杀
  • 兵器
    • 火尖枪
    • 三昧真火

二、唐僧师徒遇险

  • 起因
    • 唐僧一行人路过号山,想要借宿
    • 红孩儿得知唐僧肉可长生不老,设计掳走唐僧
  • 经过
    • 红孩儿变成落难小孩,引诱唐僧
    • 唐僧慈悲心起,收留“小孩”
    • 红孩儿现出原形,刮起旋风,将唐僧抓走
    • 猪八戒逃脱,报信孙悟空

三、孙悟空营救唐僧

  • 第一战:孙悟空单挑红孩儿
    • 孙悟空变化:先变成好心的道士,劝说红孩儿放人,无效;后变成牛魔王,想骗红孩儿。
    • 红孩儿识破孙悟空的伪装
    • 红孩儿喷出三昧真火,孙悟空不敌,逃走
    • 孙悟空被三昧真火烧伤,险些丧命
  • 第二战:求助龙王降雨
    • 孙悟空向龙王借雨,想要浇灭三昧真火
    • 龙王降雨,但三昧真火遇水更旺
    • 孙悟空更加被动
  • 第三战:求助菩萨
    • 孙悟空前往南海,求助观音菩萨
    • 观音菩萨赐予净瓶,以及三十六把刀
    • 观音菩萨变化:莲花宝座诱敌。
    • 孙悟空再次挑战红孩儿

四、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

  • 观音菩萨的计策
    • 用莲花宝座引诱红孩儿
    • 红孩儿贪心,坐上莲花座,却被莲花变成刀刃困住
    • 菩萨降服红孩儿
  • 收服过程
    • 红孩儿挣扎,不肯投降
    • 观音菩萨以紧箍咒(金箍儿)套住红孩儿
    • 红孩儿痛苦不堪,只能求饶
  • 结果
    • 红孩儿皈依佛门,成为善财童子,跟随观音菩萨
    • 红孩儿脱离苦海,跟随菩萨修行
    • 三昧真火被收服

五、三昧真火的详解

  • 来源
    • 红孩儿修炼而成
  • 特点
    • 非一般火焰,遇风愈烈,遇水更旺
    • 温度极高,威力巨大
    • 难以扑灭
  • 克制方法
    • 并非水能克制
    • 需要法力高强之人方可收服

六、角色分析

  • 孙悟空
    • 勇敢
    • 机智
    • 重情义
    • 略有鲁莽
  • 红孩儿
    • 顽劣
    • 狡猾
    • 凶狠
    • 但本性并非邪恶,被收服后得到救赎
  • 观音菩萨
    • 慈悲
    • 智慧
    • 法力无边
    • 善于教化
  • 唐僧
    • 慈悲心肠
    • 易被迷惑
    • 需要保护

七、主题思想

  • 善恶终有报:红孩儿最终皈依佛门,也是一种善果。
  • 慈悲为怀:观音菩萨的慈悲,最终感化了红孩儿。
  • 邪不胜正:孙悟空最终依靠观音菩萨的力量,战胜了红孩儿。
  •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孙悟空单枪匹马无法战胜红孩儿,需要寻求帮助。

八、细节补充

  • 号山的地形地貌
    • 枯松涧,火云洞
    • 险峻的山势
    • 有利于红孩儿设伏
  • 红孩儿的心理分析
    • 渴望得到认可
    • 对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
    • 缺乏教导,误入歧途
  • 对其他妖怪的警示作用
    • 红孩儿的遭遇,警示其他妖怪不要为非作歹。
  • 与父辈(牛魔王、铁扇公主)的关系
    • 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 红孩儿的叛逆,也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关。
  • 红孩儿最终归顺象征意义
    • 代表着邪恶力量的转化
    • 体现了佛法的普度众生。

九、后续影响

  • 红孩儿成为善财童子,跟随观音菩萨,救苦救难。
  • 更加坚定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决心。
  • 丰富了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 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和戏曲的经典题材。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七色花思维导图二年级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