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思维导图

《物质的量的思维导图》

1. 物质的量 (n)

1.1 定义

  • 1.1.1 含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 1.1.2 单位: 摩尔 (mol)
    • 1.1.2.1 单位符号: mol
  • 1.1.3 联系粒子种类: 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

1.2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

  • 1.2.1 定义: 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
  • 1.2.2 近似值: NA ≈ 6.02 × 1023 mol-1
  • 1.2.3 含义: 1 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目。

1.3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

  • 1.3.1 公式: n = N / NA
    • 1.3.1.1 n: 物质的量 (mol)
    • 1.3.1.2 N: 粒子数 (个)
    • 1.3.1.3 NA: 阿伏伽德罗常数 (mol-1)

2. 摩尔质量 (M)

2.1 定义

  • 2.1.1 含义: 1 mol 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2.1.2 单位: g/mol 或 kg/mol (通常使用 g/mol)

2.2 数值关系

  • 2.2.1 关系: 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 2.2.2 示例: M(H2O) = 18 g/mol, M(Na) = 23 g/mol

2.3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 2.3.1 公式: n = m / M
    • 2.3.1.1 n: 物质的量 (mol)
    • 2.3.1.2 m: 质量 (g)
    • 2.3.1.3 M: 摩尔质量 (g/mol)

3. 气体摩尔体积 (Vm)

3.1 定义

  • 3.1.1 含义: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 3.1.2 单位: L/mol 或 m3/mol

3.2 影响因素

  • 3.2.1 温度: 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 3.2.2 压强: 压强越大,气体摩尔体积越小。

3.3 标准状况 (STP)

  • 3.3.1 条件: 0℃ (273.15 K) 和 101.325 kPa
  • 3.3.2 标准状况下的 Vm: Vm ≈ 22.4 L/mol

3.4 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

  • 3.4.1 公式: n = V / Vm
    • 3.4.1.1 n: 物质的量 (mol)
    • 3.4.1.2 V: 气体体积 (L)
    • 3.4.1.3 Vm: 气体摩尔体积 (L/mol)
  • 3.4.2 注意事项: 该公式只适用于气体,且必须注意温度和压强条件。

4. 物质的量浓度 (c)

4.1 定义

  • 4.1.1 含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
  • 4.1.2 单位: mol/L 或 mol/dm3

4.2 公式

  • 4.2.1 公式: c = n / V
    • 4.2.1.1 c: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4.2.1.2 n: 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 4.2.1.3 V: 溶液的体积 (L)
  • 4.2.2 注意事项: V 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4.3 溶液稀释

  • 4.3.1 原理: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 4.3.2 公式: c1V1 = c2V2
    • 4.3.2.1 c1: 稀释前溶液的浓度
    • 4.3.2.2 V1: 稀释前溶液的体积
    • 4.3.2.3 c2: 稀释后溶液的浓度
    • 4.3.2.4 V2: 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5.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5.1 化学计量数

  • 5.1.1 含义: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 5.1.2 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

5.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 5.2.1 原则: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 5.2.2 示例: aA + bB → cC + dD
    • n(A) : n(B) : n(C) : n(D) = a : b : c : d

5.3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5.3.1 步骤:
    1.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设未知量为 x。
    3.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
    4. 解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5. 写出答语。

6. 质量分数 (w) 与物质的量浓度 (c) 的关系

6.1 适用范围

  • 6.1.1 浓溶液: 适用于浓溶液,可以将质量分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方便计算。

6.2 推导过程

  • 6.2.1 设: 假设有 V L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溶液的密度为 ρ。
  • 6.2.2 溶质质量: m(溶质) = V ρ w
  • 6.2.3 溶质物质的量: n(溶质) = m(溶质) / M = (V ρ w) / M
  • 6.2.4 物质的量浓度: c = n(溶质) / V = (V ρ w) / (M V) = (ρ w) / M

6.3 公式

  • 6.3.1 公式: c = (1000 ρ w) / M
    • 6.3.1.1 c: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6.3.1.2 ρ: 溶液密度 (g/mL 或 kg/L)
    • 6.3.1.3 w: 质量分数
    • 6.3.1.4 M: 溶质的摩尔质量 (g/mol)

7. 注意事项

  • 7.1 单位统一: 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 7.2 适用条件: 明确公式的适用条件。
  • 7.3 概念理解: 深刻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避免混淆。
  • 7.4 规范书写: 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计算过程要规范。
  • 7.5 数据处理: 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初中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