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思维导图
《燃油思维导图》
一、燃油概述
1.1 定义
- 可燃物质,燃烧时释放能量,驱动内燃机工作。
- 主要成分:碳氢化合物(烃类)。
1.2 分类
- 按来源分:
- 石油基燃油:汽油、柴油、煤油等。
- 生物燃油:乙醇、生物柴油等。
- 合成燃油:费托合成燃油、煤制油等。
- 按用途分:
- 车用燃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
- 航空燃油:航空汽油、航空煤油。
- 船用燃油:重油、轻柴油。
- 工业燃油:重油、燃料油。
- 按辛烷值/十六烷值分:
- 高辛烷值汽油:95号、98号汽油。
- 低辛烷值汽油:92号汽油。
- 高十六烷值柴油。
- 低十六烷值柴油。
二、石油基燃油
2.1 汽油
- 主要成分:C5-C12的液态烃类混合物。
- 生产过程: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烷基化等。
- 性能指标:
- 辛烷值:抗爆性能指标。
- 蒸汽压:挥发性指标,影响冷启动。
- 硫含量:影响排放。
- 烯烃含量:影响积碳。
- 含氧量: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
- 用途:汽油发动机燃料。
- 牌号:92号、95号、98号等,代表辛烷值。
- 添加剂:抗爆剂、清洁剂、防锈剂等。
2.2 柴油
- 主要成分:C10-C22的液态烃类混合物。
- 生产过程: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
- 性能指标:
- 十六烷值:着火性能指标。
- 粘度:影响喷油雾化。
- 凝点:影响低温启动。
- 硫含量:影响排放。
- 多环芳烃含量:影响排放。
- 用途:柴油发动机燃料。
- 牌号:0号、-10号、-20号等,代表凝点。
- 添加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流动改进剂、清净分散剂等。
2.3 航空煤油
- 主要成分:C8-C16的液态烃类混合物。
- 生产过程:原油蒸馏、加氢精制等。
- 性能指标:
- 安定性:高温下的稳定性,防止积碳。
- 发热量:能量密度。
- 低温性能:保证高空低温下的使用。
- 硫含量:影响排放和腐蚀。
- 用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燃料。
2.4 重油/燃料油
- 主要成分:高沸点残留物,通常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
- 用途:大型船舶、工业锅炉的燃料。
- 特点:粘度高,需要加热才能使用,硫含量通常较高。
三、生物燃油
3.1 乙醇
- 生产原料:玉米、甘蔗、纤维素等。
- 生产过程:发酵、蒸馏。
- 优点: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汽油辛烷值。
- 缺点:能量密度较低,可能腐蚀发动机部件,与粮食争地。
- 应用:E10(10%乙醇汽油)、E85(85%乙醇汽油)。
3.2 生物柴油
- 生产原料:植物油、动物脂肪、废弃食用油。
- 生产过程:酯交换反应。
- 优点: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降解性好。
- 缺点:低温性能较差,可能腐蚀橡胶部件。
- 应用:B5(5%生物柴油柴油)、B20(20%生物柴油柴油)、B100(纯生物柴油)。
四、合成燃油
4.1 费托合成燃油
- 原料:煤、天然气、生物质。
- 生产过程:费托合成反应(CO + H2 → 烃类)。
- 优点:可以使用多种原料,生产清洁燃油。
- 缺点:成本较高。
- 应用:柴油、汽油、航空煤油。
4.2 煤制油
- 原料:煤。
- 生产过程:煤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
- 优点:保障能源安全。
- 缺点:高碳排放,水资源消耗大。
五、燃油添加剂
5.1 抗爆剂
- 作用:提高汽油辛烷值,防止爆震。
- 常见类型: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异辛烷。
5.2 清洁剂/清净分散剂
- 作用:清除发动机积碳,保持燃油系统清洁。
- 常见类型:聚醚胺(PEA)、聚异丁烯胺(PIBA)。
5.3 防锈剂/腐蚀抑制剂
5.4 流动改进剂
5.5 十六烷值改进剂
六、燃油的未来发展趋势
6.1 生物燃油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代生物燃油:利用非粮作物生产。
- 第三代生物燃油:利用藻类生产。
6.2 合成燃油的推广应用
- 降低合成燃油生产成本。
- 开发更清洁的合成燃油生产工艺。
6.3 替代燃料的研发
- 氢燃料。
- 氨燃料。
- 液化天然气(LNG)。
- 压缩天然气(CNG)。
6.4 提高燃油效率
- 改进发动机设计。
- 开发更高效的燃烧技术。
- 使用添加剂。
6.5 环境保护
- 降低燃油中的硫含量。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开发可再生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