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风思维导图
《刮风思维导图》
一、刮风的成因
1.1 大气压差异
1.1.1 高气压区
1.1.2 低气压区
1.1.3 气压梯度力
- 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的力
- 气压差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1.2 地球自转的影响 (科里奥利力)
1.2.1 北半球
1.2.2 南半球
1.2.3 赤道附近
1.3 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1.3.1 减缓风速
1.3.2 改变风向
1.4 太阳辐射差异
1.4.1 不同纬度
- 赤道地区辐射多,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带
- 两极地区辐射少,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带
1.4.2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陆地升温快降温快
- 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 导致海陆风、季风的形成
二、刮风的类型
2.1 按风力等级划分
2.1.1 静风 (0级)
2.1.2 微风 (1-3级)
2.1.3 和风 (4-5级)
2.1.4 强风 (6-7级)
2.1.5 烈风 (8-9级)
2.1.6 暴风 (10-11级)
2.1.7 飓风 (12级以上)
2.2 按成因划分
2.2.1 季风
- 冬夏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影响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区
2.2.2 信风
- 低纬度地区盛行风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2.2.3 海陆风
2.2.4 山谷风
- 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山坡与谷底热力性质差异)
2.2.5 焚风
2.2.6 台风/飓风
三、刮风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调节气温
3.1.2 输送水汽
3.1.3 传播种子
3.1.4 风力发电
3.1.5 航海与航空
3.2 消极影响
3.2.1 风暴灾害
3.2.2 土壤侵蚀
3.2.3 沙尘暴
3.2.4 传播疾病
3.2.5 火灾蔓延
四、刮风的预防与应对
4.1 预报预警
4.1.1 气象监测
4.1.2 数值预报
4.1.3 发布预警信号
4.2 防风措施
4.2.1 加固建筑物
4.2.2 修剪树木
4.2.3 疏通排水系统
4.2.4 加强安全教育
4.3 灾后救助
4.3.1 搜救被困人员
4.3.2 提供物资保障
4.3.3 恢复基础设施
4.3.4 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