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思维导图高中

《神经调节思维导图高中》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 神经元(神经细胞)

  • 结构:
    •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细胞质等
    • 突起:
      • 树突:接收信息
      • 轴突:传递信息,只有一个,较长
    • 髓鞘(部分神经元):加速传导
    • 神经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相连
      • 功能:产生和传递神经冲动
      • 类型:
    •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将感受器接收的刺激传递到神经中枢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将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递到效应器
    • 中间神经元: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存在于神经中枢

      2. 神经胶质细胞

  •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神经元,不传递信息

    3. 神经纤维

  • 定义:神经元的轴突或较长的树突

    4. 神经

  • 定义:由许多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
    • 功能:传递信息

      5. 神经节

  • 定义:神经细胞体聚集的地方,位于神经纤维的传递路径上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静息电位

  • 状态:细胞膜内负外正
    • 原因:钾离子外流为主,钠离子内流少量

      2. 动作电位

  • 状态:细胞膜内正外负
    • 原因:钠离子大量内流

      3.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方式:电信号(局部电流)
    • 特点:
      • 双向传导(离体实验)
      • 速度快,髓鞘的存在使跳跃式传导更快
    • 影响因素:纤维粗细、温度、髓鞘

      4.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

  • 结构:
    •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突触间隙:神经元之间的空隙
    • 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 过程:
    • 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
    •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 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 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 特点:
    • 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接收
    • 速度慢:突触间隙的扩散需要时间
    • 神经递质类型:兴奋性或抑制性
    • 影响因素:温度、药物等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

1. 反射的概念

  • 定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 特点: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 反射弧

  • 组成:
    • 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兴奋
    • 传入神经:传递兴奋
    • 神经中枢:分析和处理信息
    • 传出神经:传递指令
    • 效应器:执行指令,做出反应
      •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活动发生的基础,任何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3. 反射的类型

  •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 定义: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决定的
    • 特点: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脑干),比较简单、固定
    • 例子: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 定义:后天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获得的
    • 特点: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比较复杂、灵活
    • 例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四、神经调节的特点

1. 速度快: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快,反应迅速

2. 范围局限:神经纤维直接支配的区域,作用范围小

3. 时间短暂:神经递质作用后被迅速分解或移除,作用时间短

4. 易受影响:受环境、药物等因素影响较大

五、高级神经活动

1. 大脑皮层的功能

  • 感觉区:接收和分析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 运动区: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
    • 语言区:进行语言活动(理解、表达)
    • 联合区:整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2. 学习和记忆

  •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技能和知识的过程
    • 记忆:神经系统将学习的内容储存下来,并在需要时提取出来的过程
    • 记忆的类型:
      • 短时记忆:持续时间短,容量有限
      • 长时记忆:持续时间长,容量大,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 机制: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改变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六、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1. 中风

  • 原因:脑血管堵塞或破裂
    • 症状:偏瘫、失语等

      2. 帕金森病

  • 原因:多巴胺神经元减少
    • 症状:震颤、僵直等

      3. 阿尔茨海默病

  • 原因:神经元退化
    • 症状: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

      4. 神经衰弱

  • 原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
    • 症状:失眠、头痛等

      5. 其他:癫痫、脑炎等

七、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 兴奋剂: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 镇静剂: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 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4. 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产生依赖性

八、实验设计

1. 探究反射弧的完整性

  • 实验原理:反射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的完整性
    • 实验材料:脊髓蛙、刺激器、解剖器械等
    • 实验步骤:
      • 取脊髓蛙,暴露坐骨神经
      • 刺激坐骨神经,观察下肢是否收缩
      • 切断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再刺激坐骨神经,观察下肢是否收缩
    • 实验结论: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发生。

      2. 探究温度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 实验原理:温度影响神经纤维的生理活动
    • 实验材料:离体神经纤维、刺激器、记录仪、恒温装置等
    • 实验步骤:
      • 取离体神经纤维,置于不同温度下
      • 刺激神经纤维,记录神经冲动传导的时间
      • 分析不同温度下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变化
    •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加快。

总结: 神经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方式,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的原理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等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关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硫的思维导图高中化学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